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产业转移模式效应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2-19 13:24来源:毕业论文
J·H·Thompson的区域生命周期论认为区域是拥有年轻、成熟与年老过程的有机体,在年轻时期,市场扩张和要素中的极化效应占主导,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正循环累积;在成熟期加剧市场竞争

J·H·Thompson的区域生命周期论认为区域是拥有年轻、成熟与年老过程的有机体,在年轻时期,市场扩张和要素中的极化效应占主导,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正循环累积;在成熟期加剧市场竞争和减少要素使用份额的扩散效应占主导,企业为进一步发展向外扩张,实施产业转移;在老年期,随着竞争和技术进步,比较优势丧失,产业规模、种类减少,唯有通过衰退性产业转移和再次创新进入下一轮循环。[2]45104
    D·M·Smith的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认为既定区域中的企业有一个赢利空间,该空间界限由企业收入和成本决定,外部环境变化会改变企业收入成本状况,从而改变赢利空间界限,企业通过空间转移获得最佳赢利空间,提高竞争力。[3]
   Arthur Lewis的成本导向论以要素禀赋论为基础,将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相联系,认为发达国家由于非熟练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区位优势逐渐消失,而在区位优势消失过程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转移。[4] 
夏禹龙的梯度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其在产业结构论文网、创新能力上的优势,拥有较高级产业结构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形成了高梯度地区,是产业创新活动集中区,随着时间流逝和主导产业生命循环阶级变化,主导产业趋于按顺序向具有较低级产业结构和较弱创新能力的低梯度地区迁移。[5]
    Vernon·R的产品循环说认为产品遵循“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的循环顺序。产品经过这一顺序不断循环,带动了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进而向技术密集型演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转移是企业为顺应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同时回避比较劣势的被迫性行为,产业转移始于产品和技术完全标准化以及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的产品成熟阶段,在标准化阶段,技术发明国由于成本劣势,将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6]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他认为,产业组织理论决定的所有权优势、要素赋予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特定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7]
    石奇的集成经济论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方式。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企业在技术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是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8]
臧旭恒,何青松将产业转移动因归纳为产业租金和地理租金耗散,当产,当生产要素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拥挤成本上升,要素价格提高,产业租金和地理租金将逐渐被高昂生产成本抵消,要素开始向其他产业转移,或迁移到其他地区,寻找新租金源。[9]     
张为付通过比较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的转移,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企业出于寻求市场保护、低成本,技术接近、高效益以及全球化发展战略的目的。[10]  张婷婷,高新才(2009)认为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是衰退型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发达地区企业在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产业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11].
(二)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文献
赤松要提出“雁行发展模式”。他认为,次发达国家某一行业的生产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进口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和出口阶段。如果将这三个阶段表示在以横轴为年代,纵轴为市场的平面坐标系上,就宛如三只飞翔的大雁。赤松要最初提出这一假说,是为了描述明治维新时期以来日本产业的发展路径,像纤维、钢材、汽车等产业生产的路径模为例型。[12] 产业转移模式效应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3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