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农村拆迁纠纷报道中的媒介表达

时间:2019-08-25 11:09来源:毕业论文
从强拆赔偿事件入手,分别从农民、媒体、政府角度了解拆迁纠纷中的媒介表达,深究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内外原因,并力图从大众传媒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房屋拆迁带来的利益纠纷、矛盾冲突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以南京地铁三号线强拆事件为例,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析拆迁纠纷报道中的媒介表达问题。据统计,目前大众传媒中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总体比重较小,农民真实的想法没有有效的渠道传递出去,他们的基本权益进而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文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本该提升的农民话语权正一点点被主流媒体的声音所淹没,农民正沦为“失语者”。本次调查从强拆赔偿事件入手,分别从农民、媒体、政府角度了解拆迁纠纷中的媒介表达,深究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内外原因,并力图从大众传媒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0001
毕业论文关键词:拆迁纠纷报道;媒介表达;农民话语权
一、引言: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城市的扩张必然大量占用农民的土地,失地农民问题由此而产生。江苏省南京市,在地铁三号线建设过程中,共征地85.53公顷,其中,三号线沿线要拆除4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139户、公企单位108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由拆迁纠纷引发的农民文权事件此起彼伏,如闹事、绑架、自杀、杀人、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等,日益引起人们对农民利益表达与话语权保障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无疑是拓展与完善农民利益表达与文护机制,而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无疑是一条重要的利益表达与权益文护渠道,有助于解决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以保障农民的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解当前农民对大众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现状,为农民的利益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笔者以南京地铁三号线强拆纠纷为例,针对农村拆迁纠纷报道中的媒介表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文首先探讨了现今大众传媒在农民话语权保障上的作用发挥,从农民、媒介、政府三方面分析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途径。
二、研究方法和受访者基本情况
1.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作为抽样城市,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来收集资料。笔者接触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后,考虑工作性质、年龄段、学历等因素,选取了751名不同类型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民工进行个案访谈,同时对相关政法人员与传媒人员进行专访,再结合文献研究法与观察法进行研究。调查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的利益表达和权利文护现状、农民工的媒介接触与利用状况、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利益表达上发挥的效用等。
    (2)文本分析法
南京各大媒体对于地铁三号线拆迁事件均作了相关报道,本次笔者研究的媒体资料来源于南京日报和金陵晚报上的相关新闻报道——《大明路千余平方米违建将被强制拆除》、《大明路一违建漫天要价2000万,南京地铁3号线施工拆迁遇阻》。这两份媒体是南京最大众化的主流报刊,影响范围极广,拥有不容小觑的传播力量。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媒介营建的“拟态现实”或“媒介镜像”,同时与农村实地调查的结果(农民反映的现实状况)相对照,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村拆迁纠纷报道中的媒介表达问题。
    2.受访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笔者选取了751名农民,有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也有年纪较大的,有外出打工的,也有担任村干部的。笔者的受访者个人特征参见表1: 农村拆迁纠纷报道中的媒介表达: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382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