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今文学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4)

时间:2020-07-14 21:27来源:毕业论文
[33] 张岱年,《汉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34] 金鑫,《汉代今古文经学争论概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5]

[33] 张岱年,《汉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34] 金鑫,《汉代今古文经学争论概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5] 张军,《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历史论争》,法人,2013年7月1日。

[36] 吴从祥,《论汉代今古文之争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4。

[37] 汤志钧,《从庄、刘到龚、魏:晚清启蒙思想生发之轨迹》,学术月刊2007年第39卷。

[38] 李军,《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管子学刊•经学论苑,1998年第2期。

[39] 董铁松,《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历史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0] 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双重发端》,,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41] 罗东、龙欢,《近代中国社会学启蒙:社会思想的社会学化——“群学”与“社会学”的文献述评》,黑河学刊,2012年7月第7期。

[42] 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

[43] 姜婧怡,《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年7月。

[44] 贾磊,《浅议儒学社会思想与社会学》,今日科苑,2009年第15期。

[45] 赵云雨,《论晚清维新派的理想社会模式》,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5期。

[46] 霍金坡,《近代今文经学与晚清变革思潮——以魏源、王韬、康有为为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4期。

[47]彭平一,《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8] 程尔奇,《世变中知识人的因应:略论戊戌时期今文学派的新变化》,《东方论坛》2011年第6期。

[49] 欧阳恩良,《晚清今文经学的嬗变》,云梦学刊,2003年3月。

[50] 吴会平,《社会学视角下的《天演论》翻译研究》,《哲学与人文科学辑》2011年第S1期。

[51] 齐钊,《梁启超与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第B05版。

[52] 刘祥,周慧,《谭嗣同之“群学”“社会学”辨析——兼论中国社会学一词的起点》,社会学研究,2013年7月20日。

[53] 曾艳,曾庆硕,《略论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演变》,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54] 吴从祥,《论汉代今古文之争对对汉代今文经学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第6期。

[55] 李军,《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创立复兴及其思想特点》,《管子学刊•经学论苑》,1998年第2期。

[56] 董铁松,《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历史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7] 刘朝阁,《龚自珍的公羊学思想研究》,杭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58] 王泛森,《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二十一世纪》网络版总第6期,2002年9月30日。

[59] 刘祥,周慧,《谭嗣同之“群学”、“社会学”辨析—兼论中国社会学一词的起点》,社会学研究,2013年04期。

[60] 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近代史研究,1984第2期。

[61] 苏红燕,《东汉经学传授与特点述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4月23日。 今文学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4):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5625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