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社会工作本土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08-17 12:01来源:毕业论文
国内外专家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有学者质疑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适切性,在联合国第五次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本土化的

国内外专家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有学者质疑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适切性,在联合国第五次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本土化的概念[ ]。自这一命题提出之后,国外有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文献就层出不穷,纵观国内学术界,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单独作为一项专门的领域来进行研究,也只是近十年左右的事情,但研究的角度可谓是五花八门。通过翻阅文献发现,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探讨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但是例如笔者所研究的从“中国传统慈善观念”视角来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却并不多见。27149
1  国外研究
自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以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本土化的内涵以及实现,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均以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做出诠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的James Midgley,他在1981年出版的《专业帝国主义:社会工作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提出,反对欧美的专业帝国主义,因此其本土化主要指第三世界国家在开展社会工作模式和实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时候,而非生搬硬套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应该要与自身的实际相契合[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必须适切不同国家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必须适切社会工作在实务上的需求[ ]。论文网
澳大利亚学者Meal Gray在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中提出,本土化主要有两股趋势,一股发生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指发源于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在进入这些国家后需要一个本土化过程;另一股发生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其社会工作的主导和中心主要是白人,在针对土著和印第安人时,其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本土化。Gray对本土化的研究范围有了观念上的突破,不仅仅是从一个国家进入到另一个国家,还是在一国内不同群落或地区也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而在“普适社会工作”和专业帝国主义及本土化的争论上,Gray引用Dean和 Parekh等人的观点认为,我们一般所指的文化都是被主流政治权力所建构的,当我们使用文化概念代表一个国家和人民时,我们有意地忽视除了所谓的主流文化还存在少数族群文化[ ]。事实上,文化是一个实体,灵活多变,它的塑造与形成,与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离不开。因此,Gray强调加强西方社会工作者与第三世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对话与社会互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此外,社会工作者也要学会与自己的文化对话,认识到自己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相同和差异,要有一个谦虚好奇的态度,始终保持一个学习者的头脑,而不是一个专家的身份[ ]。
受此启发,不少海外专家在探究中国社会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与之相关联,例如美国华裔学者钟桂男在他的《儒家社会工作》中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应当以儒家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和实践方式为基础,从而发展出一套通用的社会工作模式。美国社会学家赵文词通过对台湾宗教团体的调查得出,宗教参与公益对于社会公共精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然而笔者发现,这些结论所选取的中国传统思想大多偏于一家,没有对中国的本土思想资源进行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梳理,也缺乏丰富的实践基础。
2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本土化的研究虽然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但是成果却是十分丰硕。王思斌教授不仅给出了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权威定义,也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但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解决问题方式的实质性影响,考虑到在集体主义和福利主义影响下人们的心态,这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文化、体制和心理背景[ ]。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笼统性的概括,虽然强调了中西方社会工作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差异,但没有展开细致的讨论,后续的专家学者则从文化、制度甚至从意识形态出发,展开了形形色色的讨论。 社会工作本土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15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