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杜牧诗歌中的女性形象(2)

时间:2020-08-16 16:34来源:毕业论文
诗中从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到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这极力写出张好好六年前在南昌的生活情形,生动地展示出她光彩照人的形象。诗句中写到君为

  诗中从“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到“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这极力写出张好好六年前在南昌的生活情形,生动地展示出她光彩照人的形象。诗句中写到“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我们可以想象出张好好的形象美、歌喉美、姿态美,她有着绝色美貌,有着美妙歌喉,有着婀娜舞姿等美丽动人的形象。接着写到从“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到“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我们同样可以感觉到她动听的声音,久久的在高阁华筵上回荡,紧紧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更进一步体会到她被沈述师纳为小妾,并分外珍惜的幸福感、愉快感。自从她进入沈府后,活的潇潇洒洒,风光一时。但好景不长,一句“洛城重相见,嫜婢为当垆”。就可以流露出六年后的张好好,她已经不是当年名噪一时的歌妓,也不是沈述师格外专宠的小妾,而是一个沦为酒家“当垆”的一介平民。可见在封建社会歌妓是没有任何地位,也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只不过是社会娱乐的工具。由此杜牧由张好好的不幸遭遇,联想到自身的遭遇,感慨自已“少年垂白须”,以一句“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流露出诗人对张好好的深切同情。 

  《杜秋娘》写于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春天杜牧3l岁时。其序中写到:“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铸判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证丞相欲去已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前,秋因赐归故里。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诗中杜秋娘是金陵美女,不仅妩媚动人、才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作曲,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南一带。她15岁时,因艳名被镇海节度使李锜闻风,李锜便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作为歌舞妓。由于她能写诗添词作曲,于是自写自谱一曲《金缕衣》:“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一次李锜的家宴上,她演唱这一曲《金缕衣》,深得李锜的欣赏,当场就被纳为妾,由此他们成了一对忘年夫妻,度过许多甜蜜醉人的时光。但由于李锜举兵反抗朝廷,不幸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属被送入后宫为奴,依据她的专长,仍然让她充当舞妓。 

  她于是趁着为唐宪宗表演的机会,再次演唱了《金缕衣》,赢得唐宪宗的喜欢,不久被封为秋妃。作了秋妃的秋娘深深受到唐宪宗的宠爱,在宫中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参与了一些国家大事,用她的聪明才智,为宪宗分忧解难,博得众臣的尊敬与爱戴。唐宪宗死后,唐穆宗继位,她被派为穆宗之子的保姆,负责皇子的教养,那时候朝廷宦官掌控朝政大权,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她周密计划,企图铲除宦官势力,可是宦官耳目众多,她的计划已被泄露。一句“寒衣一匹素”而被放归故里,结束了她这一段绚彩的“折花”岁月。 

  一个“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的杜秋娘的悲惨遭遇,诗人给予深切的同情,提出“女子固不定,士林难再期”的感叹,女子依靠男人宠幸,士人依靠当权者重用,他们都是被动的存在。在这类诗中,诗人借歌妓抒发自己的感叹,借她们的不幸遭遇暗含自己报国无门的苦衷,把歌妓的命运同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犹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到“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白居易把自已的人生遭遇和琵琶女的命运遭遇紧紧联系到一起。杜牧自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之后,一生的颠沛流离,他憎恶那些权贵,同情这些经常受到欺侮、身处社会最底层的青楼歌妓们,这是杜牧作为社会上层人士对下层贫苦百姓的关照,更是对社会制度和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深刻思考,他没有把这些女性看做卑微下贱的玩物,而是用平等的身份去对待她们,并把她们当做知己,甚至还对她们中的一些人动了真情,“薄幸”未必真薄情,更多的只是无可奈何。可想而知,在晚唐歌妓命运是悲惨的,那么宫女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浅谈杜牧诗歌中的女性形象(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83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