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中存在问题的个案研究(2)

时间:2019-08-27 12:47来源:毕业论文
本文是对某幼儿园小班某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中存在问题进行个案调查与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分享行为的概述 (一)分享


本文是对某幼儿园小班某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中存在问题进行个案调查与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分享行为的概述
(一)分享行为的概念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被家人视为“珍宝”,这就使幼儿们养成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分享与他人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莱茵歌德简易地把分享定义为: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送给别人,拿出玩具参与别人的活动。[2]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日常活动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往等技能。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与人合作共事。W.Damon(1977)研究发现,在分享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3]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把幼儿分享行为定义为: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良好的分享行为有助于幼儿很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和善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分享行为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
分享行为是一种跟社会近距离接触的行为。通俗的说就是一种幼儿与其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分享行为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赢得玩伴,提高交际能力
良好的分享行为有助于幼儿更好更多的找到自己的玩伴,使幼儿体会到跟别人分享的快乐,能使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从而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时更好的学会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怎么组织自己的语言、如何更好的与同伴相处等技能。
2.与人和睦相处,促进幼儿社会化
良好的分享行为有助于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行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个案中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由于特殊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性格。小班幼儿在入园之前,是家里人“指挥家”,孩子提出的各种需求家人会尽一切所能来满足,从而让他们养成乐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都是年龄在3-4岁,根据其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分享行为认知水平比较有限,认知能力低下,幼儿生活的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与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息息相关。通过观察与调查,对个案中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的教育也是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标是核心,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目标的设定去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方可达到预期效果。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目标是:1.物质分享。即让幼儿学会乐意与人分享事物,感受分享的快乐;2.精神分享。即让幼儿乐意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对同伴的进步或成功感到高兴。然而,在幼儿园中,有明确目标去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活动是很少的。
   【案例一】751一儿童节开学过来学校,小赵带着妈妈新买的变形金刚来到幼儿园,放下书包,玩起了玩具,吸引了班里其他的孩子都来围观,小丽说:“给我玩玩你的玩具吧”。说着就伸手去抓,小赵手里攥的紧紧的,一边大声哭喊,一边说不。这时,老师过来了,得知是争抢玩具,一把抓住小赵的玩具,说:“既然带到学校来了,就大家一起玩”,这时小赵就哭得更厉害了。一旁的小优拿着自己新买的芭比娃娃给小赵玩,小赵也不理一直嚎啕大哭,老师呵斥道:“小优拿着自己的玩具去一边玩去”。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中存在问题的个案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83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