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状况及睦邻关系研究(13)

时间:2016-12-16 20:38来源:毕业论文
个案6:外地人,小张农民工,29岁,安徽人。以前,在我们农村,生活很简单。只听听收音机,种地,和邻居聊聊天。现在,来到城市,社区活动就丰富多


个案6:外地人,小张——农民工,29岁,安徽人。“以前,在我们农村,生活很简单。只听听收音机,种地,和邻居聊聊天。现在,来到城市,社区活动就丰富多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社会上还有棋牌室等等娱乐场所,人们各取所好。这样,邻里之间闲谈交往的机会就少了,邻里关系自然淡化了。”
    城市住区邻里交往的弱化势必会导致社区凝聚力的衰退,进而导致城市和区域以至于国家凝聚力的衰退,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持久繁荣和发展,也是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经济体制理性的操作——诱发社区居民的道德规范危机
在经济体制改革下,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不同了。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人到成年后,劳动部门负责安排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很安稳,也不允许自找门路挣钱。改革开放后,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人们要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竞争压力。
但是,社会的发展与人情似乎不成正比。如今,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浓厚,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小,但是并不意着,我们在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平房走向高楼的过程中,就应该把传统的思文与观念一路丢弃。人心躁动的时代,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灵应该得到安放而非解放。当前,相当部分的社会成员精神的枯寂与物质的富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际信任造成的精神焦虑,人与人之间到处缺少信任的氛围,不信任久而久之变成了思文的惯性,让相信一个人变得格外奢侈。
个案12:新上海人,徐小姐——30岁 公司白领。“我是来自陕西农村的,原来农村里邻里之间的关系我特别怀念。现在我来到了上海,办金卡商品房里,我觉得邻里之间又不像同事之间存在着竞争,也没有勾心斗角,多多接触就好。房买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所以,我还是挺在乎邻里关系的。”
在冷漠邻里关系的表皮之下,隐藏着“不信任”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当成了远离“江湖”的“避难所”,抱着“不信任”充当城市的“隐者”,不愿意被邻里打扰,也不愿意打扰邻里,即便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招呼,也属礼节性质,推己及人之下而拒人以千里之外。所以,冷漠的邻里关系表面上看是人际依存诉求的弱化,更深层次是农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进程中,精神信任的丢失所引发的道德危机。
个案16:上海人,唐女士—— 社区居委会主任。“我们现在工作也挺难做的,一方面邻里矛盾要我们调节。另一方面,现在租房子的人这么多,搞不清他们的底细,用什么办法和他们交流?居民们说,自从变迁过来,现在主要还是和以前的老朋友们交往 ,一般外来人很难与他们说句话。我们一直在推进他们与本地居民的交流,但同样他们也有着困惑与顾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越发平凡,贫富差距也逐渐增大,社会分层明显,形成两极化的格局。特别是在混合型社区中,城市常住居民不愿与外来人员主动打交道,并且农民工刚进入城市时,有自卑的心态,很难融入社区生活。      
虽然城市社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结出累累硕果,但是它使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摈弃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往往以人们的实际能力与工作效果作为标准,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同时,他也使居民具有了选择性的价值观念,对于自己无关的人或事,一般不做反应或表现冷淡。所以城市居民为人处世往往比较理性或,造成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疏离感。社会变得理性了,但我们的价表现平淡,久而久之人们的价值观却变得功利了。 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状况及睦邻关系研究(1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0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