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PMAA修饰的pH敏感型介孔SiO2药物释放行为(3)

时间:2021-01-16 13:25来源:毕业论文
把粒径大小介于10~1000 nm一类的纳米级载体,称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NDDS)。将大分子药物制成纳米颗粒,利用靶细胞的特异性识别,通过细胞内化作用进

把粒径大小介于10~1000 nm一类的纳米级载体,称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NDDS)。将大分子药物制成纳米颗粒,利用靶细胞的特异性识别,通过细胞内化作用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将药物运输到靶细胞内,起到治疗作用。

1.2.2 纳米药物载体的分类

纳米药物载体一般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根据不同工艺制备,通常可分为毫微粒、脂质纳米粒、纳米乳、纳米胶束、纳米脂质体等[7]。

(1) 毫微粒

微毫粒的粒径小于300 nm,此类为生物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积累在肝脏和淋巴系统,有较好的靶向性。可通过乳化聚合法合成获得。

(2) 脂质纳米粒

脂质纳米粒是一种以体内可降解的天然或合成脂质材料作为载体基质而制成的纳米粒,是有发展前景的新一代毫微粒载体。其不仅对亲脂性药物具有足够的载药能力,通过改性,对亲水性药物也有较好的载药效果,而且由于其粒径小,便于注射式给药,分散液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灭菌或通过冷冻干燥制成固体粉末长期保存,同时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

(3) 纳米乳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纳米乳具有多样性的微观结构,物理稳定性好,可以通过内核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烃链两部分提高溶解性,延长包裹药物的保质期、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实现靶向释放药物等优点。

(4) 纳米胶束

纳米胶束,粒径在5~100 nm,是一种自组装的纳米化胶体分散体,具有疏水性内核和亲水性外壳。其优点有:有利于胶束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剂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分子胶束采用的是小分子表面活性基团作为载体材料,聚合物胶束采用亲水亲油性的大分子作为载体材料。

(5) 纳米胶质体

一般纳米胶质体是类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粒径为1~100 μm,如果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纳米脂质体。纳米脂质体不仅粒径小于普通脂质体,而且还具有高度的自身变形性。其既具有双分子层的疏水腔,可以包裹难溶性的药物,增大其溶解度,又有亲水性的外帽。其制备方法一般采用逆向蒸发超声分散法。

1.2.3 纳米药物载体的优势

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在于其粒径小,能够被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吸收。不仅如此,纳米颗粒也可以进行静脉输送[8]。药物在纳米载体中不仅获得靶向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还能缓释药物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减少用药次数和成本,给患者减少负担。目前,药物作用于脑部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纳米粒子载体经过适当修饰,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使药物能够定向地在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大大降低了药物作用于脑部的难度[9]。文献综述

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

2001年Vallet Regi等首次在非甾体抗炎药物布洛芬中尝试用有序二氧化硅材料MCM-41(Mobil composition of matter,MCM)作为载体,进而推动了介孔二氧化硅在医药领域的研究[10]。依照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IUPAC)规定[11],将多孔材料根据空洞的大小分为3类:微孔(micro pore)孔径小于2 nm,介孔(meso pore)孔径介于2~50 nm,大孔(macro pore)孔径大于50 nm。

1.3.1 介孔二氧化硅合成原理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Sol-Gel)制备介孔二氧化硅[12],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1所示。

第一阶段,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以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然后有机模板和有机硅源之间的空隙定向引导组装。

第二阶段,通过煅烧或者萃取有机物除去表面活性剂之后得到2~30 nm孔径,定向排列的无机多孔材料。 PMAA修饰的pH敏感型介孔SiO2药物释放行为(3):http://www.751com.cn/yixue/lunwen_683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