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国内外温室多参数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时间:2017-03-16 20:38来源:毕业论文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10]。6544
国外对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像园艺强国荷兰,以先进的鲜花生产技术著称于世,其玻璃温室全部由计算机操作。日本研制的蔬菜塑料大棚在播种、间苗、运苗、灌水、喷药等作业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方面都有应用。日本利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因素的方法,主要是将各种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输入计算机程序,当某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其余因素自动做出相应修正或调整。一般以光照条件为始变因素,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为随变因素,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随时处于最佳配合状态。美国和荷兰还利用差温管理技术,实现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控制,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英国伦敦大学农学院研制的温室计算机遥控技术,可以观测50km以外温室内的光、温、湿、气和水等环境状况,并进行遥控。
我国对于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室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人工气候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之后,我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了21.2hm2连栋温室。由于当时只注重引进温室设备,而忽略了温室的管理技术和栽培技术,且引进的温室能耗过高,致使企业相继亏损或停产。90年代初,我国大型温室跌入了发展的低谷。“九五”初期,以以色列温室为代表的北京中以示范农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第二次学习和引进国外现代温室技术的序幕。到90年代中后期,在对国外温室设备配置、温室栽培品种、栽培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自主开发了一些研究性质的环境控制系统。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了“WJG-1型实验温室环境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此系统属于小型分布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1996年,江苏理工大学毛罕平教授等研制成功了使用工控机进行管理的植物工厂系统。该系统能对温度、光照、CO2浓度、营养液和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控制技术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了新型智能温室系统。该系统由大棚本体及通风降温系统、太阳能贮存系统、燃油热风加热系统、灌溉系统、计算机环境参数测控系统等组成。1997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温室的一次性投资大,资金短缺以及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等因素,限制了温室控制技术在温室系统的扩展[11]。
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温室控制技术主要是沿着手动、自动、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的。未来,预计温室环境控制将朝着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温室综合环境因子分析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温室信息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趋势发展[12]。 国内外温室多参数测控系统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414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