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云计算服务定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18-09-29 11:46来源:毕业论文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学者们对于云服务定价模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云计算服务静态定价研究,其中包括对按使用量付费、预订定价及分级定价等模式的研究;二是云计算服务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学者们对于云服务定价模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云计算服务静态定价研究,其中包括对按使用量付费、预订定价及分级定价等模式的研究;二是云计算服务动态定价的研究。28675
对于云服务静态定价模式的研究方面:Christof Weinhardt等[3]学者发现目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使用较多的一种定价方式是按使用量付费(pay-per-use)。Lamia Youseff等[4]曾撰文指出,云服务的定价方式包含三种:分级定价(tiered pricing)、每单位定价法(per-unit pricing)和基于认购的定价法(subscription-based pricing)。Yeo等[5]则指出了按使用量付费方式虽然直观和便于用户理解,但该模式并不会让云服务提供商获取最大的收益,也不能满足用户不一样的价格需求。论文网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陈立勇[6]等指出Amazon、Google和Microsoft公司均曾使用固定比率的定价模式,这种固定比率的定价存在计费简单的优点,但也存在导致较低的用户效用和不平衡市场的缺点。黎春兰[16]等通过选取Amazon 、Google和Microsoft三家云服务提供商对于定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论为,在制定定价模式时,云服务提供商是将云服务定价模式与其提供的服务内容结合起来一起制定的。缪翀莺[7]以服务提供商的视角,结合云服务的特性,分析了现有市场中云服务中应用的几种定价机制。章瑞[8]等通过双边市场理论引入云计算服务定价体系,从两阶段收费角度出发,基于供应商单归属和用户部分多归属的假设建立相应的定价模型,并得到了定价的最优策略。
对于动态定价方面的研究有:
Yeo等[3]针对按使用量定价没有考虑用户的价格需求问题,剖析了用户对于时间、需求及资源三因素给云服务定价带来的影响。Jinsong Ouyang等[9] 从一个共享资源池为不同用户按需提供资源的问题出发,针对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考虑了时间和需求对于定价的影响,并运用数据仿真得出了效用计算的可变定价模式。Arun Anandasivam等[10]提出采用收益管理理论建立云服务中静态定价、竞价和动态定价三者的收益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得出在不同时期内三者的收益大小比较,当需求很高时,动态定价方式所获得的收益最高。
林晓伟[11]等依据协同理论和用户感知价值理论,通过价值链等分析,建立了针对云服务的新型协同定价模式,从而实现技术支撑、资源分享和协同管理三者的有效糅合。吴丽华[12]等通过用户感知价值和人工免疫系统的思想,提出了以用户感知价值为导向的定价模式,并给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复杂环境下云计算服务的用户感知价值模型及测评方式。 云计算服务定价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236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