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闻调查》的采访技巧研究和启示(5)

时间:2016-12-03 16:40来源:毕业论文
在2003年2月21日播出的《寻亲18年》这期节目中,小程向记者讲述寻亲的过程时,回忆起了一段令她难过的事情,从那边忽地一下子起来一个人,把我头就盖


  在2003年2月21日播出的《寻亲18年》这期节目中,小程向记者讲述寻亲的过程时,回忆起了一段令她难过的事情,“从那边忽地一下子起来一个人,把我头就盖上了,当时我以为那人光打劫我钱财就行,但是没想到接下来我会受到如此‘遭遇’。”此时,记者应该能想到小程究竟遭遇了什么,但他却显得不依不饶,仍然继续追问下去:“你说的受到了一定的‘遭遇’,不会是……”
往往这种情况下记者本人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咄咄逼人的架势浑然不觉,甚至越发起劲,如此为采访而采访,不考虑采访对象处境的工作方式会让受众觉得冷血和无情,也会间接对被采访对象造成第二次伤害。
四、《新闻调查》的采访带给我们的启示
 《新闻调查》作为一档大型深度精品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观察、深刻的报道深入人心。而《新闻调查》之所以能对受众产生如此影响,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它日臻成熟的采访技巧。所以研究《新闻调查》,我们就要学习它的采访技巧。但《新闻调查》的采访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我们还应该扬长避短。
(一)善于倾听    
 在采访时首先得学会倾听,听别人都说了些什么,然后才能够从听他说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听清楚别人说什么后还要理解,只有理解了以后你才能了解采访对象的感受,对症下药。如果对采访对象说的你表现出漠不关心、不感兴趣的样子,采访对象也就不愿再与你交流了。例如在《羊泉村记忆》中,记者董倩就很会倾听。面对有如此痛苦的过去的老人,董倩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表现出了对她们非常真诚的关心。当那些老人因为伤心流泪不能说话的时候,她不继续提问,而是拉起老人的手听她讲,用行动安慰老人。
 2013年1月5日,《当孩子离去》播出,这期节目讲述了失独者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失去孩子后的心路转变历程。与其他调查类题材相比,《当孩子离去》这期节目充分展现了《新闻调查》提倡人文关怀的一面,并且这也是采访对象讲述最多,记者提问最少的节目之一。面对一对对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记者更多的是倾听他们的诉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分享他们不被人知道的内心感受。
合理运用采访技巧是每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所应有的职业技能,所以,作为新闻界的一名新人,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采访技巧。
(二)适时适量地追问
采访中,记者经常会遇到采访对象不配合采访的现象,这时,记者就要运用到“追问”技巧,但“追问”并不是要表现出咄咄逼人般的强硬口气,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巧用“追问”的技巧,达到彻底了解事情真相的目的,即适时适量的追问。例如,在《西安体彩风波》中,记者问:“跟刘亮(彩民)有多远?”,对方回答:“他一上台肯定就是在主席台。”此时记者又追问了一句:“就是几米?”这一追问为下文的推测提供了依据。
记者需要质疑精神没错,但质疑不能变成质问,因为过硬的追问语气往往会给受众和采访对象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采访时保持平和的采访心态,适时适量的追问。
(三)抓住“细节”引导话题    
新闻节目表现内容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细节”,细节作为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细微的片断,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在2013年3月23日的《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这期节目中,记者王志安问当地养猪户李今良为什么要把冻死的小猪扔到河里时,李今良说“路过这儿,顺手就扔了。”此时王志安并没有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踪,他继续又问了一句“你走到这里时,前方不远的地方不是就有垃圾堆吗?怎么没扔到那里?”李今良回答道“我就扔到这里(省事了),就扔在这儿了。”很明显,记者王志安利用自己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垃圾收集点”通过一步步地提问,将养猪户们“图省事”的心态借一个养猪户的口展现出来。这样既真实而又不使观众认为记者在随意猜测。 《新闻调查》的采访技巧研究和启示(5):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64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