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产业布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4-16 20:28来源:毕业论文
产业布局的概念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个部门、要素以及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和地域上的组

产业布局的概念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个部门、要素以及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和地域上的组合。 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以及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转移、流动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47773

产业布局理论的相关研究

产业布局理论是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以及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1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杜能(1826)首创农业圈层理论,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他认为:对农业分析时,不能只考虑自然要素,还要考虑运输因素,围绕中心城市划分六层农业圈。 韦伯(1909)提出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费、劳动力费用、聚集力,其中运费起决定作用。该时期的区位论研究主要是静态的,从单一企业或中性出发,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

(2)近代区位理论--20世纪40年代

费特提出的贸易区位理论认为运费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且费用的高低与产业区域大小呈反比。克里斯泰勒在《南德中心地原理》一书中提出中心地理论。而以克氏理论为研究框架的廖什提出的市场区位理论表示:应尽量把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区位,把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结合。此外,还有洛克林、奥托林巴、胡佛 、艾萨德等提出相关理论。这一时期区位研究从静态向动态发展。

(3)现代区位理论--二战以后,特别是从20 世纪中叶以来

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巨大,以俄林提出的一般区位论为代表,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考察整个区位的因素首先判断以资本、劳动力在该区域内能否自由流动。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各有特色。由此看出,产业区位理论关注点逐渐全面,考虑因素也更加多样。至今,区位理论对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具有很多指导意义并带来启迪。

2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

二战后,伴随殖民地国家逐渐独立自主,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产业布局理论开始受到关注。以这些国家为出发点,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内容。

(1)增长极理论。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随着经济增长某些有创新力的企业或者主导部门在特定区域聚集,会形成资本、技术高度集中、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据此后起国家政府可通过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充分发挥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2)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由于产业、尤其是工业等集中于少数点,称增长极。随着工业布局的增多,点与点在经济联系加强,会建设各种形成的交通线路,即为轴。轴线一经形成,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由点到轴,由经济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地理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该理论论证了发达地区因为投资风险较低,要素报酬率较高,吸引大量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及重要物质资源由不发达地区转向发达地区,拉大了两地差距。然而,产业集中的聚集规模经济效益超过一定限度后,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状况。这样,发达地区会将技术、资金、甚至人力资源向其它地区扩散,从而相应增加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该理论给予后起国的启示是:后起国在产业布局问题上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产业布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99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