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民营企业结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2-23 19:19来源:毕业论文
民营企业结构的产生根源1.国外的文献综述: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1996)[1]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家族企业存在的根源,他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在市场经济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

民营企业结构的产生根源1.国外的文献综述: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1996)[1]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家族企业存在的根源,他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在市场经济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假设却不能用来解释家族企业。他还指出,家族企业节约交易成本的根源在家族内部成员间的利他主义。科斯(1994)[2]、威廉姆森(1985)[3]指出,企业作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各种“交易”来得以维系的,而为了使“交易活动”能够有效地运行,交易双方就要建立各种契约关系,如市场交易合同;为了确保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实施,就必然要发生一系列活动、产生一系列费用。45316
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1982)[4]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保证了一定程度的集权,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种集权有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这种产权制度是企业做出最优决策的保证。
肯尼思•阿罗(1989)[5]指出,“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减少不确定性就是一种收益。”他认为家族规则化解了不确定性。
美裔日籍学者弗兰西斯•福山(1995)[6]从信任角度分析了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圈中盛行的原因。
2、国内的文献综述
钱颖秋[7]对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他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多选择公司制,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导致治理结构的问题出现。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从产权问题、代理问题、董事会三方面进行研究。
李新春(2002)[8]针对中国社会的普遍信任缺乏而私人信任发达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关于家族主义信任与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基本模型论文网,得出:家族主义信任在企业规模较小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帕累托改进,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或交易复杂性的增加,家族主义信任很难解决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代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储小平等人(2001,2003)[9]研究了信任对中美家族企业演变的影响:在将华人社会信任结构区分为家族信任、泛家族信任和制度化的社会信任的前提下,描述了华人家族企业的成长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信用残缺是转轨时期我国家族企业成长的根本约束。
我国学者张钢和于小涵(2002)[10]从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营家族式企业的成长问题。他们认为,家族企业实际上的一种混合型组织,既有经济特征又有非经济组织特征;家族式企业提供选择的成长模式包括基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成长模式;两种成长模式的根本点仍是要求家族企业实现两权分离。
张建琦(2003)[11]的研究也表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家也不信任,他指出,雇主的个人品德与修养、雇主的受教育程度以及雇主管理的民主性等都是影响职业经理人对雇主诚信的因素。
(二)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1.国外的文献综述: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至今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克林•盖尔西(1998)[12]创作了研究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开山之作”,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典型的案例,兰德尔.s.卡洛克与约翰•L.沃德(2004)[13]又为其研究作了很好的补充,但仍不能完全解读家族企业长寿或者短命的原因,更难预测中国这一特殊儒家文化背景和经济转轨时期诞生的家族企业的命运。
2.国内的文献综述:
中国学者陈佳贵(1995)[14]的《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苏琦、李新春(2004)[15]的《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和陈朝龙、陈蛇(2005)[16]《家族企业复合型生命周期及转型的调查研究》3篇文章,对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张余华(2002)[17]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希克提出的关于家族企业系统的三环模式,结合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出了以家族维度、企业维度和所有权与控制权维度三者结合来研究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观点。 民营企业结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6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