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时间:2019-10-17 19:30来源:毕业论文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关的研究也渐渐增多。从现有的文献看,主要有以下几类。1、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献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引导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关的研究也渐渐增多。从现有的文献看,主要有以下几类。1、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协同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协同创新理论包含以下三点(曾鸿鹄等,2012):1、协同效应。是由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在系统中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和集体效应。2、自组织原理。也就是系统会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3、伺服原理。即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的行为。从中得到启示,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系统的参与者必须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协同产生积极效应。41076
2、关于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内涵的研究
叶海智等(2008)认为创新能力是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文加工和再造,做出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陈新忠等(2010)指出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硕士研究生结合客观情况的去应用所知所学,创造性地看待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胤等(2011)认为创新能力可以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方面考察。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多数学者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一种综合能力。论文网
3、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推动知识创新方面,硕士研究生是关键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国家未来主体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强弱。不过,如今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包括高校教育模式、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自身、社会环境等。学者们对此也纷纷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如项本武(2008)认为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包含高校教育制度、政府政策支持、导师自身素养等外界因素,也包括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掌握的创新方法、对于学科前沿的及时了解、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内部因素。张雁冰等(2014)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社会网络(包括导师网络、同学网络与外部专家网络)与科研自主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志安(2014)分析制约经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高校,导师,硕士研究生自身,社会环境等。
4、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学科建设、学术环境等角度展开研究。
(1) 基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制度完善的视角。完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确保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 (任兵,1999);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杨振洪,1999);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采取“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的模式、在课程实施上采取课程组的组织管理模式等提出解决措施,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创业精神(赵文平,2004)。温静等(2007)认为应改革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
(2) 基于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营造的视角。通过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生活的主要集体:教研组和课题组为载体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日常教育,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马永斌,2000)。方丽等(2009)针对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霍晶等(2010)认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增强物质条件、集聚精英教师、凝练精神气质、创新制度环境来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史凯等(2015)通过搭建政府、高校及企业联合的共同培养平台,以逐步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综合能力的水平。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10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