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心理疏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07-20 23:23来源:毕业论文
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分析及运用上,童敏、梁潇云、张一奇三位都在各自的文献描述中提到主要在于心理的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的状态,在该模式下,着重了解与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

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分析及运用上,童敏、梁潇云、张一奇三位都在各自的文献描述中提到主要在于心理的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的状态,在该模式下,着重了解与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缓解患者因疾病而引起的心理问题。37314
但童敏从病症角度、能力和发展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中,这三方面服务活动的相关性不同,前者将三者联合,而缺乏内在联系,后者注重的是三者的整合,因此,童敏指出要注重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康复,提到还需要进行社会康复,而由于目前的环境限制,以至于患者回到家中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这也说明了目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
梁潇云则在文中提出应急、康复、临终、预防四个阶段进行分析说明,从病因、预防、症状、诊断、治疗的视角进行说明疾病,调节身心的重要性,而与童敏不同的是,他提出了对患者家属的介入,需要对其做的一些相关的内容了解与沟通。这在社会模块中是一个重要内容,提供了最简单的社会支持,并且提出需要动员所有的资源为患者进行服务,这两个方面是区别于童敏的不同之处,点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论文网
张一奇同样注重心理情绪压力的疏导,但是他着重在医务社工的病房探访中的注意点,他提出,病房探访需要注重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与义工探访相结合进行病房探访。不同于童敏、梁潇云的心理、社会两个模块中的问题,将关注点放在心理这块,旨在提升沟通的质量与服务的效果。
三者之间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旨在解决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不论是童敏还是梁潇云所提出的社会模块,都是在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其主要的目的也在于解决心理问题。
这与马龑在其文中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有着相似的观点。他提出,医患良性活动、患者心理治疗、医患冲突调节三个视角,注重人文关怀,将患者作为一个人去看待而非将其作为治疗对象。而另一方面,马龑弥补了童敏与梁潇云的不足,将社会模块中的人际关系崩溃,细化了社会关系的模块,但是都发现了问题而没有进行解决。
再者,马龑与前三者所占角度不同,前三者以患者为中心,主要探讨患者的问题,可以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而马龑则站在更高的角度,以第三者的身份去探讨患者与患者、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局限在患者的角度,使得视线和角度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 马龑. 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务社工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下旬刊. 10-55
[2] 梁潇云.医务社会工作在“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实践策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1卷第4期.2-7
[3] 朱转娥.护士对医务社工的认同与需求情况调查.现代医院医院管理篇.2014年第14卷第3期.118-121
[4] 张一奇.孟馥. 吴晓慧.医务社工探访在缓解住院患者心理情绪压力中的运用.现代医疗管理.2011年2月第1期.39-41
[5] 刘俊,顾昭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病患关系可行性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5).119-120.
[6] 黄丽英.从医患关系的现状看医务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医学与社会.2004年第17卷第1期.29-30
[7] 张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视角.社会科学家.2011(7) .127-129
[8] 宋崑.恢复重建医务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科学观察.2012(1) .69-71
[9] 李亚文,杜立婕.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3
[10] 李义军. 医务社会工作对疾病治疗康复的介入思考.医学社会学.2009第30卷第7期.36-38. 心理疏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605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