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4)

时间:2017-04-09 14:05来源:毕业论文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高楼大厦林立,经济发达,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历史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高楼大厦林立,经济发达,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当城市拆迁改造的车轮迅速驶向大片大片百年老屋的时候,隆隆之声给人们带来了明天的希望,却也危及到了昨日的“碑石”。旧城改造、文物保护-——  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争了多年、辩了多年、斗了多年。说是解决的最好良策是上海自身的实践,但实践的结果是影响遗址的存留的。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在接受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对一些文化遗址的改造,使得这些地方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至今为止,所有改造文化遗址的决定都是由政府部门下达的,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所做的决定就必须要符合历史、符合现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医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免除不必要的损失。

三、城市拆迁的广泛开展
(一) 拆迁与重建
   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在九十年代以前,城市化问题一直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居民住宅严重不足,以棚户区为代表的危棚简屋成片,同时,市政发展也十分滞后,城市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徘徊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其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九十年代初上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 6.1 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然后,时至今日,经过将近 20 年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和住房建设,到 2009 年底,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 34 平方米,超过了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一大批上海市民告别了他们过去“七十二家房客”的窘境,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时城市拆迁的速度也十分惊人。1990年至2000年这个阶段,上海城市拆迁的重点是拆除 1991 年确定的 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和一大批各类旧宅。据统计,10年间上海共拆除各类房屋 2830 万平方米,其中危棚简屋500多万平方米,涉及拆除居民60余万户,新建住宅达 1亿多平方米。可以说这个阶段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拆迁有了很大的发展,市民的居住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之而来的变化是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从 1991年的6.6 平方米增至2009年的17.2平方米,上海市区户籍居民的住房成套率从1991年的 31%增至目前的96%,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 0.79%提高到2008年的5.5% 。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适应上海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上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拆迁。据 2000年11月上海市建委调查,上海还有旧式里弄总量 2015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1634万平方米,郊区旧里简屋总量381万平方米。原“365”万危棚简屋的拆除不等于所有危棚简屋都拆除,一批新有危房,1950年代建造的简易公房,长期得不到很好文修,损坏相当严重,需要拆迁。2001 年上海市政府圈定了1000万平方米的试点地块用于拆迁,由此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拆迁计划。至 2003年,已经有287幅旧改地块已签订了房地产开发合同,这些地块涉及旧里以下房屋约1000万平方米,居民约25万户。经过近20年的城市拆迁和城市化建设,至2009年底,上海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提高到了34平方米,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了17.2平方米,居住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7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