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2)

时间:2017-04-09 14:05来源:毕业论文
(二) 开展推进社区参与和认同归属的社区活动16 (三) 开展推进社区社会秩序的社区活动16 (四) 开展推进社区社会公正价值实现的社区活动17 (五) 开展推进社


(二) 开展推进社区参与和认同归属的社区活动16
(三) 开展推进社区社会秩序的社区活动16
(四) 开展推进社区社会公正价值实现的社区活动17
(五) 开展推进社区文化适应的社区活动17七、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一、  引言
 我国的城市建设与拆迁最先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过渡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快速的显现出来。诚然物质的拆迁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精神的拆迁却绝非一朝一夕就之功。之前的城区拆迁,政府更重视的是如何使城市外观上更美,如今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市民更加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和完善。伴随着城市拆迁形成的新社区生活方式将会大大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能否被市民接受,并最大程度缩短市民对新环境适应的过程,是未来城市拆迁的重点。
我国当前的城市拆迁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运动,这种城市化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明确的行为意图。然而,在现代化条件下,这种有意图的行为却带来了大量未预期的后果,其中在微观层面上最为严重的就是极大地破坏了居民原有的日常生活结构。虽然以城市拆迁为核心的城市化建设改善了居民原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但却无法还原他原有的日常生活结构。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城市化拆迁中,只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动迁居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并安置好他们新的居住点,就算是完成了城市化建设的任务,可是对城市居民来说,虽然在居住环境上可能比以前大为改善了,但却无形当中增加了他们日后的生活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动迁的居民,原来长期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邻里关系、社会认同、社区归属感甚至谋生手段等重要的生活结构体系也可能因此而一去不复返了,而这些往往是政府不会考虑到的。
 本文以上海W拆迁社区为例,力求以该社区为例,探讨城市拆迁,市民生活与社区工作介入三者的切入点,并从中提出新观点,新认识。探讨如何消减城市拆迁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其所面临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如何更好的收集及调研相关的信息,同时针对不同的群体而展开社区服务活动,这些都是将来城市拆迁需要关注的方向。毫无疑问,科学的开展社区活动,对于未来社区物质与精神文明全面、共同、和谐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服务于居民,城市的主体就是居民,只有合理科学的社区工作介入,才会让城市拆迁与市民的生活更融洽,更和谐,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二、城市拆迁的主要表现
(一) 商品房
    商品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营的住宅,均按市场价出售。其价格由成本、税金、利润、代收费用以及地段、层次、朝向、质量、材料差价等组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社会体系全面转型、过渡,即所谓的改革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都面临着改变、转型、甚至革新,其中城镇居民住房制度就处于一个很突出的位置了。俗话说“安居乐业”,解决了“居”的问题,等于解决了后顾之忧,能更好的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然而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解决一系列原有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在滋生新的社会问题。城镇居民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同样如此,它在盘活住房市场、拉动消费、增加GDP、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却对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苦无良策,不仅如此,住房的市场化对城市化、城市建设、就业、社会分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探讨(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47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