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N-取代的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2)

时间:2020-07-02 20:15来源:毕业论文
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机制 1.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喹诺酮,又称喹诺酮类、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因其不属于微生物分泌物,同时也不是

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机制

1.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喹诺酮,又称喹诺酮类、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因其不属于微生物分泌物,同时也不是微生物分泌物的类似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喹诺酮类抗细菌感染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活性化合物,自1962年第一个喹诺酮药物萘啶酸被发现以来,标志着人类进入全合成抗菌药物的新领域, 多年来, 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对喹诺酮类化合物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目前已经开发的喹诺酮化合物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上市及应用于临床的就已多达几十种。人们便一直对喹诺酮药物进行结构的改造修饰,使其发展迅速。喹诺酮抗感染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低毒,价格便宜等良好特性,已成为临床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迄今,喹诺酮类抗细菌感染药物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1.1 第I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

1962年,美国Lesher在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此外还有奥啉酸、吡咯酸。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只对部分革兰氏阴性(G-)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以及一些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现因疗效不佳已基本停用。

其母环结构有:

图2第I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母环及代表药物

1.1.2 第II类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

相比第I代,第II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吡哌酸是国内主要应用品种。此外尚有新恶酸(Cinoxacin)和甲氧恶喹酸(Miloxacin),在国外有生产。其特点是口服吸收好,在体内不容易代谢,毒性低,副作用比较小,普遍应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疗效优异。

其母环结构主要为:

代表药物:图3 II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母环及代表药物

3第III代喹诺酮抗感染药物

八十年代,第III代喹诺酮类药物出现,这一代药物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一些革兰阴性(G+)菌的抗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G+)菌、厌氧菌和某些特定致病菌也有良好的疗效。本代药物的分子结构特点是骨6位上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主要代表药物有: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氟喹诺酮已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抗菌剂,氟与芳香环的结合,引起了分子内电子云密度的分布,从而使其活性改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化合物的溶脂性,使得含氟药物往往具有这些特点:高生物活性、低用量、高疗效以及低毒性等。

其母环结构主要为:

代表药物: III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母环及代表药物

 第IV代喹诺酮抗感染药物

第IV代喹诺酮类与第III代药物相比,其在抗菌作用或药代动力学方面有所改善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抗菌谱进一步扩大,不仅保持了第III代喹诺酮抗菌的优点,还进一步扩大到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对骨架结构修饰改造有:C-7位上引入氮双氧环结构则在保持原有的抗革兰阴性(G-)菌的活性基础上,加强了抗革兰阳性(G+)菌活性,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而C-8位上引入甲氧基,提高了抗厌氧菌的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属所致的烫伤感染、手术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二次感染。

其母环结构主要为:

代表药物:

 IV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母环及代表药物

1.2作用机制

喹诺酮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细菌体内的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这两种酶对细菌DNA的合成起关键作用:DNA旋转酶决定了细菌DNA合成过程中的复制、转录、以及修复;拓扑异构酶IV则决定了细菌细胞壁的染色体分裂。因此,喹诺酮类抗菌药即是通过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来阻断细菌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繁殖、发挥抗菌抑菌作用。随着人类的研究进程不断推进,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氏阴性(G-)菌、革兰氏阳性(G+)菌、需氧型和厌氧型细菌等细菌都有良好的抵抗、抑制作用。据报道,某些喹诺酮类药物还对抗疟疾、抗病毒、抗肿瘤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N-取代的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2):http://www.751com.cn/yixue/lunwen_556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