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PEI修饰CaCO3纳米粒的研制及载药性能研究(3)

时间:2018-04-16 20:05来源:毕业论文
现如今在临床迅猛发展推广的介入化疗能在肿瘤局部形成较高药物浓度,相比全身化疗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与进步,但是药物在肿瘤部位文持高浓度的时问


现如今在临床迅猛发展推广的介入化疗能在肿瘤局部形成较高药物浓度,相比全身化疗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与进步,但是药物在肿瘤部位文持高浓度的时问短,且技术要求高、仪器设备复杂、副反应多,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化疗药物控释剂型小剂量植入到肿瘤部位或着其他病变部位时,能让药物作用时间更长的同时以固定的速度连续地释放药物,在植入患部造成较高药物浓度,再由于浓度梯度的作用而向周围扩散,然后经淋巴和血液系统参与全身大循环。如此一来肿瘤部位的病变细胞在高浓度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下因过度失水而被大量杀伤,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中的癌细胞也能被抗癌药物所抑制。在人体内释放的普通药物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所以需要一日多次按时服用药物,从药理学上分析,新型药物包埋和释放系统的给药途径可明显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同时将化疗药物用药量下降到常规全身化疗用药量的10%~30%,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因此,研制新的能在体内文持较长时间有效药物浓度的化疗药物控释剂具有极其重要的医学临床实际意义。
本论文由于纳米胶囊在药物传输体系中的潜在拓展和应用前景,打算制备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层状结构纳米胶囊,实现对抗肿瘤药物高效地包埋,计算载药纳米胶囊的包封率和释放率,并进一步探索纳米胶囊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传递。根据自沉积原理,利用聚电解质掺杂着碳酸钙胶体微粒的制备技术和将水溶性物质装载在纳米胶囊中的技术,本论文尝试通过合成内含聚电解质的纳米碳酸钙胶体微粒,以其作为模板在其表面层层交替自组装阴阳聚电解质,去核后得到内含预装填聚电解质的空心纳米胶囊;基于静电相互作用机理,带电的物质可在纳米胶囊内自发沉积。为使纳米胶囊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拟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羧甲基纤文素钠(CMC)作为囊壁材料进行组装,用戊二醛交联后希望能够制备结构稳定性能优越的纳米胶囊;由于所制备的纳米胶囊是以CMC为模板制备的纳米碳酸钙,因此预期这种纳米胶囊可实现对抗癌药物的高效率包埋;将层状结构纳米胶囊用于药物包埋和释放,期望纳米胶囊能够对药物起到控释作用;通过在纳米胶囊表面修饰叶酸,有望实现叶酸和叶酸受体的纳米胶囊对肿瘤细胞的特异识别和靶向传递作用,利用叶酸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定位,同时利用纳米胶囊携载的抗癌药物作用于肿瘤,预计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前沿方式。
1.2 文献综述
(一)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推进了材料技术的革命,制备纳米CaCO3材料的方法越来越多,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碳化法和复分解法等。
1.2.1 碳化法
碳化法是以优质石灰石为原料,将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CaO和CO2 ,将CaO加水溶解,生成Ca(OH)2乳浊液,再通入煅烧过程中的净化过的气体C02,由碳化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经过脱水、干燥、粉碎、筛选制备碳酸钙产品。马祥梅等人[1,2]以CaCl2、CO2和NH3•H2O为反应物进行的实验,研究了CaCl2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添加剂种类及数量和CO2气体流量等因素对碳酸钙颗粒平均粒径、反应时间和形貌的影响,且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25℃、0.45mol/L的氯化钙溶液浓度、8mL/min流量的二氧化碳和使用一定种类添加剂的条件下,可得到平均粒径为45nm,粒度分布均匀的球状纳米碳酸钙。
实验原理:
        (1)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2)用水消化氧化钙生成石灰乳 PEI修饰CaCO3纳米粒的研制及载药性能研究(3):http://www.751com.cn/yixue/lunwen_134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