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浅谈山水画中松树的表现以情寄画(2)

时间:2021-01-24 20:14来源:毕业论文
2 中国山水画中松树的表现特征 绘画题材的选择往往能代表这位画家的精神气质以及绘画目的。北宋时期的《宣和画谱》里有一段话,被证实早在宋代绘画

2  中国山水画中松树的表现特征

   绘画题材的选择往往能代表这位画家的精神气质以及绘画目的。北宋时期的《宣和画谱》里有一段话,被证实早在宋代绘画之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以物比兴、借物喻志的绘画方法,这个时候绘画已经开始讲求“画外之意”了,这段话是这么说的:“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疎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2]

2.1 松树是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

    在山水画中,松树不是单一存在的,画家常常将它和石头完美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系列的“松石”题材的绘画。有石头的地方必然要有树木的点缀,当姿态各异,静谧的松树和严肃安静的怪石互相配合,互相辅助时,画面便显得更加的雅致,充斥着浓厚的古典风。唐代著名的画家张璪就专工松石题材的山水画创作。他善于把握石头的质感,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树石:“高低秀丽,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喷如吼。其近也,若逼人而寒;其远也,若极天之尽。”[3]  他的《松石图》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松风”这个题材也是画家常常描绘的。南唐的巨然,南宋的李唐,清朝的潘恭寿等人都画过以《万壑松风》作为题目的作品。这些画作虽然在构图,内容方面是不同的,但是情感是共同的,都是借物寄情,通过“万壑松风”的意向表达作者在乱世中仍然具备与松树一样地坚贞不屈,永远保持高洁品质的情怀。风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我们在看到画家通过茂密的松树在风中摇曳的身姿以及画中的人物听松的神情状态时,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风吹着松树所产生的声音好像就在我们耳边,时间暂停了,心也宁静了,使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松树和高人、幽居之士也会同时入画。松树一直被隐居山林的士人所喜爱,因为松树充满意境的形象和淡泊清高的品质使他们产生了共鸣。宋代马远的《松下高士图》中,一位老者坐在一棵枝叶茂密,树型宛若虬龙的松树下,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使得画面格外意深长,我们的视线也被画中的老人所望的地方吸引了。文献综述

2.2 松树常见的表现方法

    著名的松树画有南宋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这幅画是李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在北宋徽宗年间所画的。画中前景描绘的是水岸的景色,岸边松树苍老遒劲,盘旋而上。画面中间是一片松树林,上方云雾缭绕,远处突兀的山峰具有嶙峋之感。整个画面构图紧凑,气壮雄逸,而山涧有姿态各异的松树围绕着,泉水奔流而下,缓和了过于压抑的感觉,充满着流动感,与范宽笔下庄重谨慎的静态美大为不同。画法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山峰部分用枯笔小斧劈皴凸显山石的质感,而流水和松树林用湿笔使画面润泽流畅,生机盎然。李唐是南宋四家之一,还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一直想收复失去的北方土地,现实却是一直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以求自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没有逃离、隐居去听松,求得短暂缥缈的宁静,而是一直保持着松树一样的高洁品质,即使寒风侵略也坚贞不屈。

浅谈山水画中松树的表现以情寄画(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6889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