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时间:2019-10-12 21:08来源:毕业论文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所创作的《悲怆》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巅峰之作,也因其戏剧性被世人所熟知。该奏鸣曲在创作上采用回旋奏鸣曲式,主

摘要:德国作曲家路德文希・凡・贝多芬,所创作的《悲怆》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巅峰之作,也因其戏剧性被世人所熟知。该奏鸣曲在创作上采用回旋奏鸣曲式,主题带有浓厚的田园风,旋律亲切,具有歌唱性,是一首抒情性较强的乐章。文章从曲式、和声、节奏三个方面对该乐章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从力度的强弱对比、触键方法、音色及速度的处理、情感的把握、踏板的运用、乐曲的连贯性、三连音节奏的弹奏方法方面对作品演奏进行分析阐述。39953
毕业论文关键词:《悲怆》奏鸣曲; 创作特点 ;演奏分析 
Creative Features Beethoven "Pathetique" Sonata third movement and play analysis
Abstract: German composer Ludwig van Beethoven, the creation of the "Pathetique" eighth Piano Sonata in C minor, is the 32 Piano Sonatas in the pinnacle,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dramatic known to the world. The Sonata in the creation of the Rondo Sonata Theme, with a strong pastoral melody, cordial, with singing, is a lyric of mus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emen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musical form, harmony, rhythm, and to play the music from the strength contrast, methods to touch the keys, the timbre and the speed of processing, emotional grasp, the use of pedals, music, the rhythm of the coherence of three notes on playing playing method analysis
 Keywords:  "Pathetique" sonata; Creative features;Performance analysis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简介    2
(一)作者介绍    2
(二)创作背景    3
二、《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特点    4
(一)回旋奏鸣曲式特点    4
(二)灵活多变的和声织体    6
(三)动力性的节奏特点    7
三、《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8
(一)力度的分析    8
(二)音色的处理    11
(三)速度的处理    ....................12
(四)情感的把握    13
(五)踏板的运用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德国作曲家路德文希・凡・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是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也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早期的的顶峰之作,作品因其戏剧性为世人所熟知。全曲感情发展丰富、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成就很高,还对哲学深有研究,使本曲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显现出一些理性的特征。作品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充满戏剧性,乐章开始部分由缓板转入辉煌小快板。第二乐章,如歌的柔版,整个乐章都充满了抒情的气氛,宁静优美。第三乐章采用回旋奏鸣曲式,风格明朗,是一首抒情性的乐章,主题带有田园风,旋律亲切,富于歌唱性,和声织体的灵活运用,节奏具有动力性,在乐曲结尾处的音乐旋律,依然表现出作曲家出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意志。演奏时应注意,三连音的弹奏方法,弹奏时力度的强弱对比以及演奏时乐曲的连贯性,音色的处理,速度及情感的把握。

    一、《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简介
    (一)作者介绍
路德文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不仅在音乐艺术上造诣颇高,而且对哲学也深有研究,常在他的音乐作品中透露出来。贝多芬出身贫寒,他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1792年到文也纳继续深造,晚年在文也纳辞世。贝多芬的一生充满悲苦,晚年耳聋残疾,终生未婚,以及种种的疾病、痛苦缠身,但他的一生都在和命运作斗争,曾说“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406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