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血清荧光光谱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1-06-11 19:32来源:毕业论文
1948年,Figge等观察到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可吸收荧光物质(卟啉),初步研究了活体组织的荧光特性与组织内部微观结构间存在的相应关系。 1961年,Lipson[3]尝试应用外源性荧光物质识别

1948年,Figge等观察到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可吸收荧光物质(卟啉),初步研究了活体组织的荧光特性与组织内部微观结构间存在的相应关系。

1961年,Lipson[3]尝试应用外源性荧光物质识别15例食管、支气管癌取得成功。68252

1974年英国Cercek等报告,以荧光偏振技术测定癌患者末梢血淋巴细胞的胞浆基质结构 (structuredness of Cytoplasmic matrix,简称SCM)的改变对肿瘤进行了准确的诊断,由于方法敏感度高、结果可靠,这一方法遂引起有关方面的广泛注意。

1982年,Rossi[4]等用EEM系统检测了人包皮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培养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结果发现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增长,肿瘤细胞培养液的荧光光谱强度逐渐增强。

2004年,V Masilamani等人[5]通过对比健康者和不同癌症患者的血液的荧光光谱。发现健康者和疾病患者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由于卟啉荧光的作用,胃癌、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血液成分在约630 nm附近显示独特增强的荧光带。从荧光比率得出癌症成长阶段间的相关联系,合理地表明了肿瘤早期阶段的特点以及一些癌症和良性肿瘤的增长率。

2007年,有学者提取雄性肾癌小鼠的血卟啉,其荧光光谱显示630 nm附近有增强的荧光带,得出血液荧光强度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第一逼近参数”来表述肿瘤的分期特性[6]。之后,研究者用健康雄性裸鼠和DU145细胞接种诱导的患有前列腺癌的雄性裸鼠作为实验对象,使用丙酮提取血卟啉,通过血卟啉的自体荧光发现健康组和肿瘤组存在显著区别,测量血卟啉的荧光强度可能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参数确定肿瘤分期,研究发现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632 nm附近的荧光带逐渐增强 。论文网

近几年,国外研究人员逐渐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小分子化合物与血清荧光光谱之间的复杂影响关系上。

Olga Rinco等[7]通过荧光光谱观察到了卟啉结构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卟啉IX(PPIX),原卟啉IX二甲酯(PPIXDE),二氢卟酚e6(Ce6)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可以有效的结合。也有事实显示,如果HSA有疏水性和亲水性的一面,卟啉类物质则与其结合更强烈。 血卟啉IX(HME)也被认为可以与HSA结合,但可能比上述三个卟啉类物质的程度较轻。Hagen Stosnach[8]等人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光谱技术对人体血液和血清营养相关的微量元素铁,铜,锌和硒进行了分析。

国内对血液荧光光谱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孟继武等人[9]的IFST开启了利用血液荧光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大门,通过研究发现癌组织中富集着卟啉化合物,而这种卟啉化合物存在于血液之中且来自于卟啉代谢,他们的研究推动了血液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

我国许多研究学者通过分析血液和血清荧光光谱的强度,谱线和变化规律等特征,探索着应用光谱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可行性。

1988年,孟继武、徐叙瑢[10]等通过研究癌症病人血清的荧光光谱发现患者血清的特异荧光强度受溶剂 pH 值的影响,并建立了肿瘤诊断的判据进行癌症普查。

有报道[11]通过研究制定了血清荧光光谱625 nm处强度大于615 nm处为阳性的诊断规则,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阳性率要高于疾病组和健康组。林孟戈等[12]用波长505 nm激励光照射健康人和癌症患者血清,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光谱波长635 nm附近有一特征谱峰,用此特征为标准进行诊断,恶性和良性肿瘤的符合率分别为83.6%和89.3%。

赵志敏[13]等的实验结果表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血清和高血糖全血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全血,其中高血糖全血、高胆固醇血清都表现出特定的荧光峰位。李新雨[14]发现在波长488 nm和514.5 nm的激励光照射下,健康人、胆囊炎和胆囊癌患者的血清荧光光谱存在差异,能够通过测量光谱建立合理的参数对这些光谱进行区分。 血清荧光光谱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67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