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1-04-24 11:46来源:毕业论文
1940-1949 年温差发电技术开始问世,经过 20 年的研究达到了一定高度, 其研究成果在航天器上得以应用。美国能源部把温差发电技术称为结构相对简单 便捷,工作寿命长,不受环境条件

1940-1949 年温差发电技术开始问世,经过 20 年的研究达到了一定高度, 其研究成果在航天器上得以应用。美国能源部把温差发电技术称为结构相对简单 便捷,工作寿命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的技术[1]。当前, 欧美及东亚等发达国家 已经逐渐把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研究计划为国家的中长期能源研究计划中。美国 对于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主要着重军工、航天技术和智能家电技术的应用;日本 对于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主要为热能转换,特别是陶瓷材料的温差发电方面研究 有显著的优势;欧盟的研究主要偏于小功率电源的设计、传感器以及纳米技术的 研发。中国在半导体温差制冷方面的理论和产品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温差 发电技术的研究程度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2][3]。自 1942 年由前苏联研 究的温差发电机问世以来,温差发电机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开始应用,例如作为 远距离通讯及民用电子设备的使用,主要由于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 输送电困难的偏远山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应用为论文网:工作在沙漠区域的微波中 继站电源、远程无线电接收设备以及自动天气预报装置的部件、郊区指示灯供电、 油管的阴极保护等[4][5][6]。中国厦门大学对半导体温差发电片输出电压/效率与冷 热两端温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了由半导体温差发电片 转换的电压作为输出的锂离子蓄电池充电设备[9]。66252

参考文献

[1].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Advanced Radioisotope Power Systems[J/OL].http://nuclear.gov/arpsfact.pdf,2002.

[2]. 贾磊, 陈则韶, 刘晓光, 胡芃, 王泽深.   温差发电器件导热系数[J].

太阳能学报, 2004,25(6): 816-819.

[3]. 孙炜, 胡芃, 陈则韶, 贾磊. 温差发电和动力装置联合回收液化天然气 冷能[J]. 太阳能学报, 2005, 26(5): 722-727.

[4]. 陈允成, 吕迎阳, 林玉兰, 陈忠. 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J].  仪器 仪表学报, 2005, 26(8Suppl.): 198-200.

[5]. 贾磊, 江斌, 陈则韶, 胡芃. 利用低温冷能温差发电及电解水制氢氧的 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6, 27(Suppl. 1): 53-56.

[6]. 徐立珍, 李彦, 杨知, 陈昌和.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J].  清 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50(2): 287-289.

[7]. 贾磊. LNG 冷能利用与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8]. 靳鹏. 汽车尾气热电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仿真[D]. 长春:  吉林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 2011.

[9]. 林玉兰, 吕迎阳, 梁广等. 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锂电池充电装置 [J]. 电源技术,2006, 30(1): 38-40.

[10]. 邓志杰, 郑安生. 半导体材料[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1]. 陈宏芳, 杜建华. 高等工程热力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2]. 高敏,张景韶,[英]DMR.温差电转换及其应用[M].北京:兵器工业出

版社,1996.

[13]. 徐德胜.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第二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1999. 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40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