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膛内射击发射过程热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1-02-27 10:21来源:毕业论文
目前国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国内还处在一种起始阶段。综合相关文献,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 膛内射击过程包括点火传火过程、挤进过程、弹丸在膛内运动

目前国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国内还处在一种起始阶段。综合相关文献,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 

    膛内射击过程包括点火传火过程、挤进过程、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和后效作用时期。从射击过程可以看出,膛内射击现象包括火药燃烧、燃气生成、状态变化、能量转换和弹丸运动等设计现象。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膛内运动过程和后效作用时期。63562

    火炮发射过程中高温、高速的两相流体是粘性流体,而且与静止的壁面之间由于存在速度和温度的显著差别,在它们之间有着一个径向速度和温度梯度都很大的薄层,通过薄层把核心流体运动状态与静止壁面联系起来,这个薄层就是边界层。边界层的作用就是把核心气流中的热量传递给静止壁面。研究边界层理论在于更好地研究气流向固壁的传热和膛壁温度预测等问题。

    边界层的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从最初的针对研究具体情况进行简化求出边界层解析解发展到层流边界层计算,现在的主要目标已经有湍流边界层积分方程组转移到湍流边界层微分方程组求解。解析解的运用在许多学者的论文之中有所描述,譬如B Lawton博士[6]在火药燃烧气体与身管热交换研究中所用的新的方法仍然是求出解析解,通过公式确定热流密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误差范围很小。高付申[7],Stockholm[8]等在身管在发射过程中的传热研究的湍流边界层部分处理仍采用经验半经验公式。1972年岩岛兵工厂的论文中,给出了枪管内的不稳定、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的解析表达式。Anderson L W[9]同样对边界层基本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了不可压缩边界层的解析式。James E Danberg[10]于 1979年用差分法求出了可压缩、不定常层流热边界层的数值解。刘东尧[4]以核心流的经典内弹道解析解为基础,对无源项湍流边界层方程组做了代换、转化,进行了膛壁温度的预测计算,并与层流数值模型做了比较分析。张小兵等[5]是以准两相流内弹道数值解为核心流基础,采用湍流边界层动量积分关系式进行了壁温的数值模拟论文网。高付申[7]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于膛内壁温进行了数值模拟,他以准两相流内弹道数值解为核心流基础,采用湍流边界层动量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模拟。

    我们知道,火炮或枪射击时传热过程可分为两种情况:连续射击时只要射击时间足够长,传热过程可以近似地认为达到了稳定状态,壁温分布也可以近似地看成与时间无关;而连续射击的起始阶段,传热过程是不稳定的,就要按处理不稳定导热的方法计算膛壁温度分布。关于膛内壁温的处理有一些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少人做过一定研究,有的单独求解身管传热而与膛内的气流无关,例如兵器工业集团公司52所曾做过内壁温度达到危险条件后的身管壁内温度分布计算;有的就是把膛内气流与身管导热联系起来求解壁温,求解的方式有解析解和数值解两种,数值解法可以用有限元分析法和有限差分法,而且大都求解壁温采用一维模型,因为轴向变化与径相一比变化小。陈龙淼[11]等运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武器发射时复合材料身管传热模型,并结合多个设计方案对复合材料身管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于复合材料身管的综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吴斌和夏伟[12]分析了输入内膛壁的各项热流密度,运用导热反问题的研究方法计算了内膛输入热流密度,在此基础上,以其作为边界条件,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温度分布,与已知测试结果比较基本一致,还对持续射击条件下身管径向温度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身管主动冷却技术是控制持续射击过程中初始温度和峰值温度的重要途径;陶其恒[13]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射击过程中火药燃气对身管传热的方法,它是借助在火炮膛内建立的包括气流与身管间传热的不稳定准一维气-固两相流动,还借助在膛壁边界层建立非稳定流而得的有关动量位移厚度的偏微分方程,采用随弹丸运动的半可延伸手风琴式网格,以MacCormack格式进行有限差分计算,由此引起的膛壁温度分布;卓穗如[16]侧模拟了枪管温度场随弹道参量,身管结构及射击方式发生变化时的变化。 膛内射击发射过程热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01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