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1-01-01 21:53来源:毕业论文
国内外专家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方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模拟式阶段[6] 最早期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仪器是由静态电子或者机电式仪器

国内外专家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方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模拟式阶段[6]

最早期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仪器是由静态电子或者机电式仪器构成的模拟式的装置,早期出现的故障录波器则是用胶片作为记录载体、应用光电转化原理的模拟录波器。1935年出现并投入到230 kV和34 .5kV的输电线路中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器,是运用指针式仪表,通过与调度中心进行信息交换来实现故障定位的。受当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早期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并不高,需要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做出判断,但在当时对线路故障的定位有很大的帮助。40年代后,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美、日、法等国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55年在AIEE Commit-tee 关于“故障定位方法的总结及文献目录”报告中,给出的包含 1955年以前的关于线路故障定位的文献就有120余篇。61706

2   第二阶段:单端信号的数字式阶段[6]

20世纪50—60年代,早期行波法曾被公认为当时最理想的故障定位方法,并在很多国家的输电线路中得到应用。7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微机型保护装置的投运和开发为故障定位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969年,Rockefeller 将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1976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理工学院的Bubenko和Westlin发表论文,提出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新算法。随后,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大量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电压或电流信号转化而来的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得到故障点的位置,但由于采样的是单端电信号,故无法消除过渡电阻对其的影响。这一期间在电力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新算法实现的故障定位装置。随着电网中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故障录波器的大力开发,使得基于阻抗法和行波法的故障定位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故障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阻抗法利用微机式装置提供的有利条件,故障定位算法完全可以利用软件来实现,无需任何的硬件投资。这一优势使得基于阻抗法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一度成为了最热门的研究研究课题之一。

3   第三阶段: 双端信号故障定位阶段[6]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故障录波器和继电保护领域引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式故障录波器成为电网中故障定位的主力,在大量重大事故的分析和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双端故障定位法奠定了基础。1988年,英国巴思大学的Agar-wal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 Sachdev提出了利用线路双侧电气信号来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1989年,英国学者Johns提出了利用采集分析输电线路双端信息的故障定位算法,1995年,我国著名学者董新洲、葛耀中相继提出了利用双端信号的故障定位方法及利用现代行波法实现故障定位的方法。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对民开放和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双端法故障定位中所需的高精度的同步时钟条件有了保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应用,使双端法故障定位中获取对端的故障信息成为可能。通信技术、故障录波、同步采样及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采用双端故障电气量实现线路故障定位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由于采用双端故障电气量的定位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定位的结果要优于单端法,因而双端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电力工作者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现代行波法在行波故障定位原理和算法、暂态行波提取、相关领域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实际应用,在取得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675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