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博传播新闻现象与思考研究(2)

时间:2016-12-10 16:54来源:毕业论文
一、钓鱼岛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 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员驾驶启丰二号轮船向钓鱼岛前进宣誓领土主权。但却在保钓人士成功登岛不久,日本海上保安


一、钓鱼岛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
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员驾驶启丰二号轮船向钓鱼岛前进宣誓领土主权。但却在保钓人士成功登岛不久,日本海上保安厅以非法入境罪扣押7名登岛勇士和其他7名保钓人士。此次钓鱼岛事件以及2012年 9月11日日本正式签署钓鱼岛“买卖合同”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可以看出日本政府的叵测居心,也激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并发生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活动。
第一,微博作为传播新闻的便捷途径和公众表达心声的平台,在钓鱼岛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也被很好地运用。“启丰二号”驶向钓鱼岛的过程中,凤凰视频一直连线船上的凤凰台特派记者蒋晓峰,获得第一手关于钓鱼岛的资讯,并时时跟进,密切关注“启丰二号”和保钓人士的行动。在同一时间凤凰视频通过其专属的微博发布相同资讯,各大传统媒体的微博也以微博转发等形式对钓鱼岛新闻进行再次发布和报道,其他普通微博用户对凤凰视频微博和各大传统媒体微博关于钓鱼岛的新闻进行疯狂转载。以致于微博热点话题连续两个多星期都是“钓鱼岛是中国的”,然而,微博中传播的与此事件相关的信息绝不只限于这一热门话题,可见由于微博传播新闻的影响力,使公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第二,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不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并且继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之后,又一次印证微博开启了全民议论的时代。微博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每位微博用户既是新闻接受者也是发布者,在转发新闻的同时可以添加评论。因此,微博对钓鱼岛事件进行传播时,广大网民可以将自己对此事件的见解发布给其他网民,对待钓鱼岛事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观点的传播中难免会有个人情绪,再加上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和相关史实的感染,负面的爱国情绪极易迸发出来。2012年9月15日和9月16日,全国范围内共有上百座城市先后发生了示威活动,纷纷打出反日、保钓等标语,高喊着口号,气势恢宏。但是,在游行期间发生了很多不理性行为,以打砸破坏现象最为严重,这类负面的新闻信息无法在主流媒体中传播,借助微博循环往复的发布和报道,也使其对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过,最终新浪微博发动众多主流媒体和名人联合宣传理性爱国,消除不理性爱国的负面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微博宣传的正面效应,使公众更加客观理性地对待钓鱼岛事件。
二、微博传播新闻的优势特征
(一)微博传播新闻的时效性
微博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新闻信息,这就使微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微博发布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新闻信息传播时间的零距离。这种信息传播的零时间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传播源零时间,即为“信息的推广机制保证了用户所关注的人更新了信息之后,系统自动将更新的信息聚合到接收者的个人主页中,按时间顺序排列出一条条信息,是信息的同步呈现” 。另一方面,是信息再传播零时间,即为“微博转发功能的一键设置加之内容的简单性,使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同步完成,即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 。
在微博传播钓鱼岛事件过程中,微博连续性报道新闻的形式,让网民进入了24小时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中,搜狐微博从2012年9月12日到10月12日一个月间,就“保卫钓鱼岛”问题进行微直播,新闻发布者与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直接交流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这样可在新闻发布的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进行“微直播”,微博用户在微博上像唠家常一样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事件发生现场,这种直接参与的现场感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传统媒体也充分认识到微博这一特点,并利用微博对新闻进行直播式报道,如2011年奥巴马和微博用户利用Twitter直接交流,给他的总统选举带来了很大效益,并且奥巴马说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时效性太低了,以及2012年百名记者微博直播两会等,都体现了微博新闻时效性的传播优势。 微博传播新闻现象与思考研究(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8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