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会舆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题与评论主题之间的共振及偏离研究(2)

时间:2018-12-10 20:33来源:毕业论文
结论与展望 16 致谢 17 参考 文献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Web2.0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在网络中散布信


结论与展望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Web2.0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在网络中散布信息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情绪和愿望,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由于互联网信息不受地域与文化限制,无论是生活小事还是国家政策,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可能作为一个话题被网民传播,同时,网民可以对传播信息进行传播、评论,从而形成网络舆情。舆情是公众对于一个社会事件的态度和看法,是公众诉求的直接反应。党的十八大文件着重强调了网络内容建设和网络安全问题,说明舆情、舆论相关研究是当前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掌握舆情动向,掌握网民对传播信息的态度和看法,对于舆情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政府决策、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2 社会舆情主题研究现状
社会舆情的发展与监控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会及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事件、政府政策等的关注度、参与度都大幅提升,一件小的事件都可能经过传播被无限放大,产生社会舆情。近年来,社会上开始关注、研究社会舆情,而主题研究是社会舆情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并且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接下来将从社交媒体主题研究和新闻主题研究两方面来介绍社会舆情主题研究现状。
1.2.1 社交媒体主题研究现状
1.2.2 新闻主题研究现状   
2 社会舆情传播
2.1 传播的概念
传播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传播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者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根据Lasswell观点,传播过程可通过5个由W开头的英文疑问代词表述为“‘Who’says‘what’to‘whom’through‘what channel’with ‘what effects’”,即“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些什么,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由此新闻传播研究分为“communicator”(传播者)、“content”(内容)、“channel”(渠道)、“audience”(受众)、“effects”(效果) 五个分支[18]。 社会舆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题与评论主题之间的共振及偏离研究(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753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