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人民网新闻门户网站的舆论引导研究(3)

时间:2017-06-28 21:34来源:毕业论文
2.2.网络舆论的便捷性 网络以其多文、全方位和实时互动的传播机构,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中心的舆论场。网络舆论通常是最具有活力的,绝不会死气


2.2.网络舆论的便捷性
网络以其多文、全方位和实时互动的传播机构,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中心的舆论场。网络舆论通常是最具有活力的,绝不会死气沉沉。网民依据自身兴趣和需要,选择信息,网络舆论的活力是由信息、意见的关注度来决定的。网络这个信息共享平台为受众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他们在获取意见后进行再传播,或者对信息做出反馈参与讨论,创造了自由交流的灵便手段。一般来说,传统媒体的意见形成舆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因此在与受众的互动过程中传统媒体的反应往往具有滞后性。而由于网络技术的优势明显,使得网络新闻不仅发布速度提高、获取信息方便,而且由于转帖方便、评论及时,使其传播速度也变得非常迅速。在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中,这样的优势就会更加凸显。传统媒体不具备即时的互动性,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整合公众的意见。在互动性较强的网络媒体形势下,网民的意见很容易迅速整合,网民可以很快地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提供事实、观点,然后传统媒体以网络发布的内容为线索进行报道,此时便会达到网路舆论的升级,使网络舆论的影响极度扩张。
2.3网络舆论的群体性
网上交流中往往会出现“群体极化”倾向(group polarization)。美国学者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认为:“群体极化的定义及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 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在网络舆论中,常常会有比较明显的“集体情绪化”倾向,网民常常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结成“意见团伙”。一方面,网络群体并非都是理性的群体,另一方面,群体聚集很容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因此在网络中处处可见网民针锋相对的争论,同时出现一些态度较为偏激、言辞激烈的话语。意见团伙利用网络互相声援,有可能在没有了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固执地表达自己的歪理,扰乱一部分网民的判断力。
2.4网络舆论的不稳定性
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往往要经过审核,“把关人”是保证信息真实、舆论正确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但却保证了其真实客观的品质。由于网路传播的匿名性、自主性的特点,使“把关人”的作用大大削弱,同时也降低了信息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可见,同一事件往往会出现不同版本的报道,使得受众舆论呈现多样性的特点。随着报道的进一步深入,受众的舆论方向有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转向,有时会造成舆论的激进和偏差。而“把关人”的力量削弱,会使这些舆论毫无保留得展现在公众面前,导致网络舆论的不稳定性。
3.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3.1 舆论引导的含义
舆论引导,是指一种运用舆论操纵、引导人们的意识,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具体来说,舆论导向包括三个方面: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其引导的内涵也极其丰富,包括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短评、论坛、政策引导、舆论监督等等。
3.2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了舆论格局
网络的出现,使舆论渠道更为多样,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加之出现了商业利益渗透等因素,使舆论引导的难度不断加大。网络空间所展现的最为宝贵的特点就是其作为“自组织”的潜力。网络舆论平台给每一个网民提供了更多的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等发言渠道的出现、发展,使网民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如跟帖发言、上传视频、图片等来进行沟通交流。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增强意见的感染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网民的眼光。不同意见的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产生了舆论扩散的“连动效应”。互联网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人民网新闻门户网站的舆论引导研究(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100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