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中小学《科学》课程衔接中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0-03-24 19:08来源:毕业论文
立足科学探究的本意,着眼于中小学自主探究的衔接,对比中小学探究模式与现状,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分析衔接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所遇到的困难,针对困难提出了相应

摘要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自“科学探究”概念被应用于教学以来,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课堂上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文立足科学探究的本意,着眼于中小学自主探究的衔接,对比中小学探究模式与现状,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分析衔接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所遇到的困难,针对困难提出了相应的看法。4695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since the "scientific inquiry" since the concept was used in teaching, training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own abiliti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repeatedly stressed the classroom to the stud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en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focusing o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vergence of self-exploration, exploration contrast mode an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mbine,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of convergence in capacity building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own encounter, for the difficulties presented corresponding view.

毕业论文关键词:科学  自主探究  中小学衔接

Keyword: Science ; Self-inquiry ;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vergence

目   录

1  引言 4

1.1 追溯科学探究的历史 4

1.2 初小科学课程标准对比 4

2  小学课堂“科学探究”模式 5

2.1 小学课堂注重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5

2.2 小学科学课堂常拓展至课外 6

2.3小学多科技型社团,学生时间充裕 7

2.4小学自主探究模式小结 7

3  中学课堂“科学探究”模式 8

3.1 中学课堂探究是手段,学习知识是目的 8

3.2 中学学生探究主要呈教师“手把手”教 9

3.3 中学课堂探究实施困难 9

4  衔接策略 10

4.1 中小学探究衔接内容整合 10

4.2 小学高年段提高探究思维性 12

4.2 中学延续小学“小制作”的传统 13

4.3 中学倡导“理解性”课堂取代“知识性”课堂 13

5结束语 13

1  引言

1.1 追溯科学探究的历史

“探究”一词最初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说“指向问题”。因此,“探究”常被用于科学家提出问题后刨根问底的分析,孜孜不倦的追求。后被引入到教学中去,特别在科学等理科教育中形成了独特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主要包含学生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和教师对探究活动的组织引导。

首次将探究思想用于科学教育中的是20世纪初的约翰·杜威,他强调探究中所经历的过程。后来,有人在哈弗大学的一次名为“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的演讲中正式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1]。他们所倡导的这种方式充满了人本主义关怀,这是一种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充分信任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让科学发展成为探究世界的一种事业,取代了原来的“科学只是知识”观念。

在这些思想的碰撞中科学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1995年美国正式出台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了“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探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随着教育的发展,科学探究已经成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心,并且探究一词也并非只局限于科学课程,而在其他课程中也逐渐渗透进去。 中小学《科学》课程衔接中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研究:http://www.751com.cn/wuli/lunwen_488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