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唐代悼亡诗之阶段性情感变化初探

时间:2020-08-02 10:27来源:毕业论文
唐代悼亡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情感变化,由深悲巨痛渐而黯然神伤,最终转为深远幽微的生命怀想,其间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摘要:唐代悼亡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情感变化,由深悲巨痛渐而黯然神伤,最终转为深远幽微的生命怀想,其间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毕业论文关键词:唐诗,悼亡诗,元稹,唐代婚姻53342

Abstract:  Elegy 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stage of emotional change,by deep sorrow pain and gradually feel dejected,eventually into profound thought casual attitudes of life,Which reveal the author’s true feelings and complicated emotional experience.

Keywords:  The Tang dynasty,Elegy,Yuan zhen,Marriage in the Tang dynasty

罗洛·梅——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是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疗的代表之一。他在其《爱与意志》中说过:有人,大抵是多数人,直到一个人经历过死亡,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是珍贵的以后,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1]在生与死的现实与幻梦中,有多少爱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外却达到了灵魂的高度,有多少情淹没在世俗的无奈中却奔向了生命的巅峰。面对妻妾与世长辞的悲苦事实,唐代悼亡诗人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付诸笔尖,又是在一种怎样的徘徊俯仰间忍受悼与自悼、伤与自伤的凄楚彷徨,继而将之吟咏哀叹的呢?

悼亡诗是诗歌题材中的一种,追溯起它的源头最早能从《诗经·邶风·绿衣》和《诗经·唐风·葛生》中见到,[3]自西晋潘岳《悼亡三首》起,悼亡诗成为时代风貌与情感体验交织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在本文讲述的阶段性情感变化中,所引用的悼亡诗内容不仅包含悼亡亡妻的,还有亡姬、亡妾甚至代他人所悼的,这在丰富文章内容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唐代悼亡诗的数量很多,佳作纷呈,如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韦庄、唐暄、刘禹锡、赵嘏、王涣等著名作家都有出悼亡诗作。由于社会历史、时代风貌、价值取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唐代于初盛唐时期罕有悼亡诗作,而多集中于中晚唐,由《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文中所引悼亡诗均由此翻检所得)检阅到为数众多的悼亡诗,如韦应物《伤逝》等约二十五首、戴叔伦《妻亡后别妻弟》等二首、孟郊《悼亡》一首、元稹《遣悲怀》等约三十三首、李商隐《房中曲》等八首、赵嘏《悼亡》二首 [3]等等,名作之多,蔚为壮观。

在这里,我谨以浅显之见,观唐代悼亡诗之阶段性情感变化,探之以深远幽微的真情实感,授之以壮怀激烈的生命怀想。

爱人离世,总会有一个自我毁灭与自我调整的过程,悼亡主题也往往大同小异,由最初的悲到最终的悲,贯穿以“忆”,形成一个悼亡的情感体系,最终归于狂澜抑或平静,古往今来只如此。在本文中,我将以所悼之人去世后的时间发展顺序为出发点分为三个阶段来探索唐代悼亡诗之情感变化。

为能够直观地表达笔者对于诗人在悼亡期间情感变化的理解,作以下情感变化趋势图供辅助参考对照: 情绪

时间

一、 情感变化第一阶段:悼亡初体验——爱人刚刚去世不久

(一)幽咽泣血、深悲巨痛,悼当时之寥落

当一个生命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从这个世界消逝的时候,不管是有情还是无情,作为旁观者尚且会怜悯叹息,表示些许同情或者向上天祷告以慰亡灵。何况是那耳鬓厮磨、伉俪情深的爱侣,作为许下“天涯共此时,偕老到白头”诺言的他,又怎能不扼腕叹息?爱人刚去世,诗人的生命中突然少了一种寄托,每到伤感处,借作诗聊以自慰是唐代悼亡诗人抒发难以排解之悲情的主要手段。 唐代悼亡诗之阶段性情感变化初探: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74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