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词义的模糊性研究+文献综述(4)

时间:2017-03-05 14:54来源:毕业论文
又如过去、现在和将来,古代、现代、以前、以后等等,其中现在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


又如“过去、现在和将来”,“古代、现代、以前、以后”等等,其中“现在”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可以看出,“现在”虽然指“说话的时候,但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短的那段时间”到底有多长也不清楚。例如,“你现在的学习情况怎样?”这句话里“现在”的意思是指说话前的一段时间,可长可短;而“时间紧迫,我必须现在走。”这句中的“现在”所指的时间却很长。这些时间名词的中心是明确的,人们知道它的大致范围,而具体的时间点就含有模糊性了。
2.颜色名词的模糊性
 “颜色是一个连续统,语言中的词是对这个连续统所作的认为的并且相当粗略的切分。颜色词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具有相当的模糊性。比如,“赤、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边缘地带就存在着无数词义所不能反映的过渡色。”[5]
人们观念中的“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蓝颜料和黄颜料混合即呈现这种颜色。”“绿”在光谱学中其波长为5000—5780埃,但只有当波长是5390埃时是纯绿色的。也即是说“绿”的中心清晰,两端模糊。[9]
如前所述,颜色本身就有很强的模糊性,处于一种连续的变化过程中,也即表示颜色的词语具有模糊性。“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些诗句中都有“绿”字,但它们代表的又不是同一种颜色:垂柳的绿色,江岸的绿色,江水的绿色,虽然都是“绿色”,但是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是不能为其它颜色所取代的。这些颜色就处在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中,其临界点是不明确的。
3.人们依据主观臆造出来的名词
模糊词义是被指称外延的不明确,也即是与其它相邻对象的界限是不能准确分辨,但其中心内容是明晰的。而人们凭借主观臆造出来的词,其内涵本身就不明确。“天庭”、“龙有九子”等这类词语,依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天庭:神话中天神居住的地方”[7]天庭究竟有多高,居住的人是怎样的,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无人可知。“狴犴:传说中的一种走兽,古代常把它的形象画在牢狱的门上。”[6]“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6]从这些叙述中人们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它们具体是什么样的动物。因此,这些主观臆造的词也具有模糊性。
(二)形容词的模糊性
汉语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一类词。而某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只有一种情况,它们的界限很难划清。因此,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形容词也就带有了模糊性色彩。可以说,所有的形容词都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那些作两项对立划分的形容词,形容词中的叠音词、联绵词词义就更加模糊了,下面对此作详细分析。
1.作两项对立划分的形容词
汉语形容词大多是对立出现的,像“多和少,难和易,远和近,高和低,强和弱”等等,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外延界限。而所表示的意义因修饰的事物现象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如一支铅笔对蚂蚁来说是巨大的,但对于人来说是渺小的;500公斤请人搬运显然很重,而用车搬运就太轻了。其中,“大和小”、“重和轻”都是相对的,适用对象不同,其含义也不同。
在学习生活中人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人问:“这道题难吗?”回答可能是“很难,也可能是“特别容易”;再如“这床软吗?”回答可能是“很软”,也可能是“太硬了”。另外,《红楼梦》中薛蟠有这样一句话,“要不说姨夫叫你,你那里出来的这么快!”[10]这里的“难”与“易”、“硬”与“软”、“快”与“慢”也不能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情况不同标准自然也不同。 词义的模糊性研究+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