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陶渊明组诗《形影神》探微+文献综述

时间:2018-04-30 14:30来源:毕业论文
陶渊明组诗《形影神》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集中反映了诗人在儒、佛、道并兴时期对三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表现了诗人“纵浪大化、不喜不惧”的人生态度,并对后世产生深

摘要: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不朽诗篇和伟大人格影响至今。陶渊明组诗《形影神》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集中反映了诗人在儒、佛、道并兴时期对三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表现了诗人“纵浪大化、不喜不惧”的人生态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东晋时期社会背景,深入解读组诗反映的哲学思想和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并分析其影响与价值。22037
毕业论文关键词:《形影神》;陶渊明;儒;佛;道
Inquiry on Body,Shadow and Spirit
Abstract:Tao Yuanming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oet, his immortal poem and great personality impact so far. Body,Shadow and Spirit,one of Tao Yuanming's suite poems,embodies Tao's unique philosophy of life,and reflects his critical acceptance o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t the thriving period of these three thoughts.The suite incarnates Tao's life attitude of "does not get pleased or fear in such a various world",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at the Eastern Jin period,this paper analyses deeply into the philosophy of life the suite reflected and the unique life attitude the poet possessed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and value.
Key words: Body,Shadow and Spirit; Tao Yuanmi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前言1
一、《形影神》的写作背景1
二、《形影神》组诗之内蕴3
(一)《形赠影》中的生死观3
(二)《影答形》中的人生价值观4
(三)《神释》中的人生态度5
三、《形影神》与陶渊明的人生哲学6
四、《形影神》的影响7
结语9
参考文献9
致谢10
《形影神》探微
前言
生活在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以其高深的文学造诣和曲折的入世出世经历,吸引了众多陶学家孜孜研习。在陶渊明现存近140篇诗文中,《形影神》三首,集中体现了诗人独特人生哲学,在陶渊明作品中是比较独特的。它集中反映了诗人在儒、佛、道并兴时期对三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三首诗如何理解,学术界也涌现了见仁见智的解读。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形影神》三首进行深入解读,剖析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以及作品传达的生死哲学,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一、《形影神》的写作背景
形神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关于形神关系的讨论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荀子在《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1],即认为神依附于形存在。汉初司马谈撰写《论751家要指》,说到:“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2]更直接地提出了形神合一的思想。东汉桓谭在《新论》中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3]以烛火比喻形神关系,形象的论述了形尽神灭的观点。
中国思想史上,道家思想向来主张“形神俱灭”的思想,道家重视生前,认为通过形神合一可以修道成仙。然而佛教在东晋兴起之后,大肆鼓吹形尽神不灭论。佛家强调“形灭神不灭”,重视生后,看重人死后归于何处的问题。逯钦立所著的《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中指出:“慧远晋义熙九年立佛影,作佛影铭,其铭词云:廓矣大象,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4]《佛影铭》旨在强调神形分离,相互独立,这一观点符合佛教的轮回说,体现出以慧远为代表的佛教徒对于形体与精神的根本性认识。而佛道两家对形神关系的不同主张,正是导致佛道思想对立的根源。因此素来受儒道无神论影响的本土文人随即展开反佛的论战,形成了大规模的形神论争。 陶渊明组诗《形影神》探微+文献综述: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44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