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

时间:2018-04-25 21:30来源:毕业论文
其次,养老模式之间的失衡。随着养老任务加剧,人们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但受固化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一方面过度依赖居家养老模


    其次,养老模式之间的失衡。随着养老任务加剧,人们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但受固化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一方面过度依赖居家养老模式,另一方面对于有限的社区养老和公办养老院过于追捧,民办机构养老则受到冷落,使得几种养老模式失衡,导致无法缓解日益加重的养老压力。模式之间的失衡跟目前养老机构软硬性条件不够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今养老体系内,养老机构并不能满足迅速增加的老龄化人口。根据中国民政部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各类养老院服务机构44304个,比上年增加3436个,拥有床位416.5万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1.5位 ;截止2013年11月,全国养老床位达500.17万张,各类养老院近4.5万家,每千名老年拥有的养老床位25张 。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这一比例低于发达国家5%-7%的平均水平。再者,以泉州市为例,全市60岁以上的本地户籍老年人口83.9万,但全市社会福利机构却仅有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在内的11家的公办养老机构和3家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和床位的数量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龄化人口迅速膨胀后所带来的机构养老需求和有限的机构(床位)数量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这也是现有养老体系中重要关键的问题。虽然今日对于养老机构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但是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根深蒂固,机构养老模式要被完全接受尚需时日。
   再者,养老产业发展滞后。老年人所需要的商品数量少、种类单一,远不如年轻人的那般玲琅满目。国内大小商场林立,但是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用品却少之又少。同时,相比于青少年的文化娱乐体育品种众多,老年人缺少合适的娱乐场所。这显然不利于老年人缓解释放压力,调节舒缓精神。老年文化产业的局限性正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薄弱的一环。包括老年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康复辅具、老年住宅宜居社区等产品和服务市场在内的完整合理的养老产业链可以为养老体系带来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提供更为优质规范的养老产品,形成一定的行业自律及行业内机构优胜劣汰的机制。想要充分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在社会中形成养老产业势在必行。
此外,养老产业的滞后的另一原因是,现存的养老体系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现象。养老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如人保、民政、老龄办等),同时又存在多层级的地方行政分割。正因为存在多个部门,有限的养老资源难以被高效地引流到养老领域进行集中配置 。因此,养老产业很难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的建立。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老龄人口增加、养老模式发生改变,不容乐观的养老现状暴露出我国现存养老体系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养老现状不仅仅包括表面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比例的增重,也潜在包含了养老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养老体系的调整。为此,政府和社会呼吁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体系,以民间资本的力量改变现有体系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
民间资本的参与的民办养老机构是为了弥补政府所有养老福利机构的服务力不足的问题,但以目前民办养老院的数量、覆盖面而言,显然这类养老院尚未完成社会和政府对其的期待。因此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具有不少利处:(1)投建新的民办养老机构。新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缓解现今老人对于“床位”的需求。除了在一线城市的机构数量,为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扩大民办养老机构的辐射力和覆盖面。(2)制约已经存在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障碍来自于经营中资金的短缺。引进更多民间资本可以缓解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通过新的资本投入,顺势整合运营状态不良的养老机构。同时,注入新的资金也可增加现有机构的床位、硬件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金待遇、增加职业化培训,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使之发挥最大化的效用。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142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