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出路选择问题研究(3)

时间:2021-08-10 22:16来源:毕业论文
(一)学校学习适应困难 在学生,特别是面临中高考的学生中,学习占据了他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所以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回原籍参加中考所要面临的

(一)学校学习适应困难

在学生,特别是面临中高考的学生中,学习占据了他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所以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回原籍参加中考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水平发展不均,每一个省市甚至地区的教育方向、考试侧重点以及所运用的教材都是不一样,这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回原籍接受初中教育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我刚刚回去上学的时候,看到科学书我都懵了,这门课是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的合集,但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大家对生物和地理都不太重视,很多知识早就忘光了,化学也是从九年级才刚刚开始学习,才学了半学期,里面又好多知识点我连听都没听过,但在那里读书的同学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访谈对象XS01)。”不同的教材与教学侧重点给回原籍学习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添加了许多学习上的难度。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整体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地区(以浙江为例),来说比较侧重于英语、整体素质方面的综合培养。例如上海在初中教育中,物理与化学分别在初二与初三才开始学习,并且地理与生物没有纳入到中考范围中去。而浙江则侧重于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的学习,反而在英语方面并没有那么重视,主要表现在英语这门课在中考中只占100分,而科学这门课有高达200分的分值。“对于回老家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真的要花一些功夫。外地许多课跟上海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有优势的地方就只有英语,其他的基本上都处于劣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点是具有一定关联性,他们现在插班去读,难度还是挺大的(访谈对象LS01)。”回原籍学习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习上因为不一样的课程打破了他们原来固有的知识网络,需要重新把他们拼接在一起,而这个拼接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去弥补自己所缺的知识点,慢慢把所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所以随迁子女们在回原籍学习的过程中不光需要跟当地的同学一起学习新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去学习以前所遗漏下来的知识,这不但会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使他们在学习适应上添加了一定的困难。论文网

“这里的老师上课有时候会讲方言,虽然以前在上海的时候,我跟我爸爸妈妈在家里也讲方言,但是大部分在学校里或者外面听到的很多都是上海话或者普通话。在这里上课老师讲方言,我有时候脑子一下子转不过来,感觉自己脑子转不过来(访谈对象XS02)。”老师教学风格与教学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在不同的环境下,老师教学方式包括说话方式、语音、语调、节奏等等都会存在许多差异,这对于随迁子女来说有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只有适应了老师上课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去适应在原籍的学习,快速地融入到新的学习氛围中去,从而“查漏补缺”,弥补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心理调整速度较慢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在埃里克森看来,这一阶段的人心理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是一个人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会形成自我的感觉,会去探索自我,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想法。

“我们夫妻两个都要在上海打工,没有办法陪着小孩回老家去为了他的未来,我们都只能忍一忍了(访谈对象JZ01)。”许多农民工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没有办法跟孩子一起回到原籍一起生活,这对于随迁子女心理上产生一定影响。“我很小的时候就跟我爸妈一起来到上海,说实话我对老家还没有对上海熟悉,其实老家对于我来说真的还挺陌生的。(访谈对象XS02)。”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小随着自己的父母从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到另外一个城市中生活,他们在对于哪里自己家乡的认识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们在流入地的生活时间远远大于户籍所在地,另一方面他们在流入地会感觉到自已与当地孩子的不同。所以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加上对于“户籍所在地”新环境的陌生感,对于随迁子女的心理上产生一定不适感。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出路选择问题研究(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800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