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教师“软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2)

时间:2020-05-26 11:43来源:毕业论文
一、小学教师软暴力的定义和特点 (一)教师软暴力的定义 所谓教师软暴力是指:教师群体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性手

一、小学教师“软暴力”的定义和特点

(一)教师“软暴力”的定义

所谓教师“软暴力”是指:“教师群体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性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1]。具有隐蔽性、持久性、针对性等特点。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严重的侵犯和伤害。有时甚至超过了体罚,这种心理上产生的长久阴影,会使受害者对生活缺少信心和勇气、自暴自弃、自卑孤闭、远离人群甚至产生自闭症等严重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教师“软暴力”的特点[2]

1.影响的持久性

教师的“软暴力”行为通常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不像体罚明显,通常是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这种伤害有时是短暂的,而有时却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在课堂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无意中的举动和言谈在老师看来有时是微不足道的,但有时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重要甚至是终身的。

例如课堂上的提问,有些老师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以严厉的批评,或者当面指责这位学生太笨等等语言攻击,对教师而言可能是发泄了一时的不满,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权威,不仅在全班同学面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而且会使学生默默在心里牢牢记住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话。久而久之,如果不经过心理调节,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缺乏信心,进而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2.伤害的隐蔽性

教师的“软暴力”行为不像体罚对学生的伤害可以用眼睛直观地看到,相反教师“软暴力”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在当时的情景中看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教师是不可能完全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因此也就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到当时学生的心理感受。

教师“软暴力”行为的隐秘性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伤害的时间上,而且更严重的是在空间上。当学生受到教师“软暴力”的行为,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都会受到伤害,这种伤害是无以言表的,是无法和他人述说的,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块阴影。最初的表现可能是沉默,不爱和同学交流,认为自己在同学眼中是不堪的,进而感到自卑,对生活学习不自信,尤其害怕听那位曾经伤害过自己老师的课,不仅对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在心理上会造成重要创伤,造成学生性格上的缺陷、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成年后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信任。

3.对象的针对性

除了影响的持久性以及伤害的隐蔽性外,教师的“软暴力”行为一般比较多的出现在学习成绩差、平时表现一般、师生关系不太融洽的学生身上,从而也表现出在对象上的针对性这一特点。而且这些学生也比较容易引发教师“软暴力”的行为。例如通常表现为对这些学生的语言暴力、行为冷漠等等。教师“软暴力”行为对象的针对性也表现出当代教师行业里师德方面的缺失。

从“软暴力”的含义和特点可以看出,“软暴力”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伤害并不比体罚轻,反而是更为严重。教师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漠视学生的人格和性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明这一现象是多么的恶劣,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二、小学教师“软暴力”的现象

笔者在周口市八一路小学的实习期间,通过对小学各个年级的旁听,观察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软暴力”现象,归纳总结为以下方面: 小学教师“软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286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