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6)

时间:2016-12-12 22:19来源:毕业论文
④敬老院的数量 通过在8个区的调研,了解到在上海平均每个区都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敬老院,而一些居民区密集的街道会有3至4家敬老院。这是一个飞速



④敬老院的数量
通过在8个区的调研,了解到在上海平均每个区都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敬老院,而一些居民区密集的街道会有3至4家敬老院。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上海市政府近年来愈加关注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在敬老院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将会逐步增加,另外社会力量也会愈来愈多的投入到这之中,这些都推动了敬老院这个产业的发展与成熟。但与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高龄化形势相比,本市现有的机构养老床位供给能力还相对不足。
⑤敬老院的经费
目前敬老院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收入,公办敬老院的收费标准按照物价局的标准执行,而民办的参照物价局的标准自主定价。本市养老院收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护理费,根据老人年龄、身体状况,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价钱分别为200至700元不等,特级面议;伙食费,一般在300元左右;床位费,分单人房、双人房、三人房、四人房、五人房等,一般费用从400至1000不等。一般说来,大多数公办敬老院费用在900至1200元/月,而民办敬老院收费略高,在1500元/月左右。
根据敬老院的反映,经费紧张是一个他们普遍面临的困难。因敬老院属于公益性单位,收入一般仅够文持日常的开支,而对于更换老旧的设施或者扩大规模就无能为力了。而政府在这方面财政补贴较少,惠及民办敬老院的财政支持几乎没有,对于优秀敬老院采取奖励补贴政策的也只有杨浦、徐汇、长宁、闵行和闸北5个区。这样使得很多大多数敬老院只能文持现在的运营状况,不能在服务、规模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而一些民办的敬老院由于资金紧张而举步文艰。另外,近期的物价上涨导致经费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尽管一些敬老院已经采取了上调收费来缓解压力,但食品价格上涨使得老人们伙食变得单调,质量也略有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⑥敬老院的发展
尽管敬老院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迅速增加的社会需求。床位紧张几乎是所有敬老院都面临的难题。现在的敬老院以服务本社区或本区的老人的为主,大多数的规模都不太大,床位数在70至100张左右。这样的规模在大多数社区显得有些紧张,目前各个街道的敬老院都已基本注满,一些条件、口碑较好的敬老院早已一床难求。
经查阅相关资料,民营敬老院中床位有近一半闲置,而公立敬老院则是一床难求。正像我们所说,民办敬老院的收费往往比公立的要高,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额外的支出往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于是公立敬老院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在走访过程中,一些民办敬老院的负责人多次表示他们所经营的敬老院几乎是赔本生意,驱使他们继续办下去的是一颗对社会的责任心。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加大对敬老院的财政支持,使民办敬老院摆脱经费紧张的,鼓励民办敬老院的发展。
三、国内外养老方式对比
   (一)国外养老方式分类
看完了国内养老方式与制度,让我们看看国外的养老方式,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哦:
 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
  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 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6):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8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