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研究(3)

时间:2021-03-05 19:44来源:毕业论文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 文献 42 图2-1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图 5 图3-2 国家创新能力比较图 9 图3-2 国家人均研发能力 10 图4-1 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示意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图2-1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图 5

图3-2 国家创新能力比较图 9

图3-2 国家人均研发能力 10

图4-1  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示意图 17

图4-2  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 21

图7-1  高校服务社会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 39

表6-1  2010年常熟市五大新兴产业年产值及收益增长率 31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地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提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从创新型城市到创新型国家,本质上反映的是区域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率先建设若干创新型城市,才能逐步发挥示范效应、扩散效应和聚合效应,由点及面地带动更大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层面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创新型经济辐射区域,是分层次、渐进式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依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技术的支撑,而高校作为我国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可以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履行其服务社会的职能。校地合作研究院,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添了一个高端创新资源的合作平台,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论文网

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有着多样性,在高校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进步,达到双赢的目的。但由于各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各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社会文化等存在着差异性,使得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并未能够充分发挥。将高校、地方、社会不同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从而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本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视角下,对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进行研究,特别对校地合作研究院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审视和研究,构建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全面、系统地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必备要素;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与高校服务社会路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论分析,运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重螺旋等理论知识,对高校服务社会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校地合作研究院的存在的合理性进行阐述,分析目前高校服务社会路径的优势和不足,并最终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为促进创新型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因此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文献,结合南京、常熟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校地合作研究院发展的具体数据,来探讨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选择,构建高校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以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多方视角,提出有可行性的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及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对校地合作研究院的完善、高校服务社会、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709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