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论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中学德育的启示(3)

时间:2019-08-08 14:09来源:毕业论文
(四)教育者因势利导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杜威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称作是学校德育的三个重要因素,在方法方面,教育者必须因势利导,关注


(四)教育者因势利导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杜威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称作是学校德育的三个重要因素,在方法方面,教育者必须因势利导,关注学生的一些情绪反应,使他们养成知善、行善的良好品德。杜威也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行善的本能,而杜威的思想其实和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之下,教育者就必须因势利导,利用学生行善的本能,使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地去行善,而不是表面顺从,内心却不屑一顾。
但是,教育者在因势利导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这是杜威的另一个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教育者的工作目标就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必须学会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者并不是不可侵犯的权威,而是一个领路人。教育者组织社会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抓住活动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
二、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智育重于德育
在我国中学德育中,学校以及教育者们都很清楚地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氛围,学校很难从实际行动来贯彻德育。整个社会重智育轻德育的氛围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智育成果的呈现以及智育给学校带来的实际效益更是促使学校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而学校的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学生明白智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往往比德育给他们带来的要更实时、更多,智育能够给他们好的“前程”,学生内心对智育与德育也形成了主次之分。
当前的中学德育,在高一、高二这种学习不是非常紧张的时候还能实行,但当学生升入高三时,德育就是真正的形同虚设的了,原本安排的德育时间都被用来给学生复习巩固专业课内容。也就是说,当面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德育实施的冲突时,学校往往会减少德育教育时间,甚至是放弃德育来成全智育。学校的这种做法并不会遭到学生或者家长的反对,反而学生和家长还乐见其成。
(二)德育形式大于内容
当代中学德育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学校实施德育更倾向于搞形式主义。比如说,植树节,学校就组织学生去植树;在学雷锋月来临之际,学校就开展学雷锋活动;清明节,学校就进行扫墓、祭奠烈士等活动。其实,这些活动不过是一种形式,一些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另外一些学生就将这些情景用照片记录下来,这些照片就是学校考察学生德育活动落实情况的一个依据。
虽然每学期都会有这些德育活动,但是学生从这些德育活动中真正得到的体悟却是微乎其微的。而学校又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时写下活动的心得体会,可能一些学生是真正的有所体会,他真的从这些德育活动中升华了自己,但更可能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是表面深受启发,其实内心却不屑一顾的。在我实习的那段日子里,我也陪伴着学生们参与了一些德育活动,也在德育活动结束之后批阅了学生们的周记,在这些周记中,学生们的体会大都千篇一律,那么有多少人是真正有收获的呢?这样的德育活动真的有意义吗?这样的德育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的。 论杜威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中学德育的启示(3):http://www.751com.cn/faxue/lunwen_3724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