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钇铥共掺铌酸锂晶体的生长与发光性能(3)

时间:2021-02-24 20:01来源:毕业论文
1928年,LN晶体首次被W.H.Zachariasen报道。1949年,B.T.Matthias和J.P.Remeika从改良的工艺中生长出铌酸锂单晶,然后发现铌酸锂晶体具有铁电性。在后来的长时间里

1928年,LN晶体首次被W.H.Zachariasen报道。1949年,B.T.Matthias和J.P.Remeika从改良的工艺中生长出铌酸锂单晶,然后发现铌酸锂晶体具有铁电性。在后来的长时间里,铌酸锂单晶都是从Li2O和Nb2O5的化学计量比熔体中生长,熔体的组分便是晶体的组分。不久就有报道称晶体居里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并且光学均匀不好,这使人们对晶体的组分不均匀性进行了探索,着手思考晶体是否存在影响性能的其他物质或是某种组分过量。J.G.Bergrnan等通过对比晶体和熔体的化学成分发现,晶体性能随着组分不同而改变,从而认识到LN晶体的同成分点与化学计量比并不相同。1965年,A.Ballman从提拉生长炉中获得了单晶铌酸锂,该方法可以很快的长出大尺寸的晶体。由此,铌酸锂晶体开始被重视和大量研究。

40多年来,人们对LiNbO3晶体的研究很多,主要有以下内容:(1)晶体生长、晶体内部结构和缺陷;(2)掺杂对晶体性能的影响;(3)不同锂铌比对晶体性能的影响;(4)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性能;(5)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6)LN在光纤通讯的应用;(7)稀土掺杂LN晶体用于发光领域;(8)LN光折变性能及相关器件。这些研究使人们对LN晶体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促使这种晶体得以实用化[2]。

1.1 铌酸锂晶体的结构与缺陷

1.1.1 铌酸锂晶体的结构

铌酸锂晶体通常为无色或者浅黄绿色,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最高居里点1210℃,铁电体在室温下最大自发极化为0.70C/m2,温度约为1210℃(温度取决晶体成分)下,发生铁电-顺电转变,生成顺电相。铌酸锂的结构如图1.1所示,可看做以氧原子的畸变六角密堆积形成的氧八面体结构,氧八面体共面的堆垛起来,公共面与垂直于氧八面体的三重轴,其他的堆垛从八面体共棱联接在一起组分晶体。一个氧八面体中有六个氧原子,中心的一个铌原子,以及两个八面体的公共面上的锂离子。其中铌原子占据氧八面体空隙位置的1/3,锂原子占据1/3的位置,还有1/3的位置由空位占据。其六角原胞晶格参数为:a=5.14829±0.00002 Å,c=13.8631±0.0004 Å[3]。

  铌酸锂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顺电相时的铌酸锂晶体依次在堆垛中存在氧八面体,Nb和Li分别存在氧八面体和氧平面中间,不会出现自发极化。当温度较低(比如室温),铌酸锂晶体以铁电相存在,这时候铌和锂沿C轴出现移动,铌不再在氧八面体的中间,锂也移出氧八面体的公共面。由于锂和铌的位移,影响了在C轴方向的电偶极矩,因此会有自发极化产生。

1.1.2 铌酸锂晶体的缺陷

铌酸锂晶体本身组分中就缺少锂,因此形成了大量缺锂导致的反位铌、锂空位、极化子等缺陷。此外,晶体生长时也很大概率出现许多的位错、层错、色心之类的缺陷,甚至大尺度的宏观缺陷,比如包裹物、提拉条纹、脉理条纹等。

1971年J.R.Carruthers得到了LiNbO3晶体熔体与晶体组分关系数据,如图1.2所示,表明了铌酸锂晶体的同成分点和化学计量比点并不同,而是在锂铌比为48.6/51.4左右[4]。基于这个原因,锂空位模型在1968年首次由E.J.Lemer等人提出,该模型构建于认为:LiNbO3晶体中锂的减少导致出现锂空位(VLi)ˉ,这时一些铌进入锂位产生反位铌(NbLi)4+来平衡电荷。晶体内一样也不会有氧空位(VO)2+。这个模型的LiNbO3晶体的结构式可用[Li1-5xV4xNbx]NbO3表示。就像铌空位的模型一样,锂空位模型同样指出了反位铌(NbLi)4+的存在,但两个模型的空位铌含量相差很大,锂空位模型的(NbLi)4+大概只有铌空位模型的百分之二十,在后来的大量实验后,锂空位模型被认为更合理。 钇铥共掺铌酸锂晶体的生长与发光性能(3):http://www.751com.cn/cailiao/lunwen_699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