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STM32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啸叫抑制设计+电路图(2)

时间:2021-04-19 22:10来源:毕业论文
26 参考 文献 27 致 谢 28 1 前言 1.1音频功率放大器概况 音频功率放大器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传统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

26

参考文献 27

致  谢 28

1 前言

1.1音频功率放大器概况

音频功率放大器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传统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A类(甲类)、B类(乙类)和AB类(甲乙类)三种。

    A类功放,也称甲类放大,该类功放的静态工作点一般选在负载线的中点,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的现象,功放处于良好的线性工作状态,几乎没有非线性失真,仅从失真的角度来看,A类功放是回放音乐的理想选择。但 A类功放的效率太低,即使在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电源也始终不断地输送功率,电路器件始终有静态电流通过,并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去,所以A类功率放大器的发热量很大,为了有效处理散热问题,就必须增加大型散热器。因此A类功率放大器仅适合用于小功率的收音机,助听器中。

    B类功放,也称乙类放大,该类功放的静态工作点一般选在负载线的零点,当无信号输入时,输出晶体管不导电,不消耗功率。当有信号时,每对输出管各放大一半波形,彼此轮流工作完成一个全波放大。但在两个输出晶体管轮换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越失真。B类功放的效率相对比较高,平均为75%左右。

    AB类功放,也称甲乙类功放,其工作电流大小介于甲类与乙类之间,AB类功放通常有两个偏置电压,在无信号时也有少量电流流过输出晶体管。它在信号小时工作时处于A类工作模式以获得最佳线性,当信号提升到某一电平时自动转为B类工作模式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工作时,AB类功放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A类模式。该功放可以获得优良的音质并可以提升效率,减少热量。

    C类放大器一般把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截止点之下,只有当正半周的输入信号足够大时,晶体管才会导通,因此晶体管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效率高。但由于失真过大,难用于音频功放。一般主要用于射频放大,如无线电台和电视发射系统等。

    D类功放,也称丁类功放,其实是开关型功放。D类功率放大器一般由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开关信号形成电路、大功率开关电路(半桥式和全桥式)和低通滤波器(LC)等四部分组成。D类放大器利用极高频率的转换开关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使输出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当有信号输入时,输出功率管饱和导通,其内阻几乎接近零;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出功率管的电流为零,内阻几乎接近无穷大。这样可以使输出功率管的静态功耗大为减少,效率大幅提高,理想情况下可达100%。D类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是效率最高,且几乎不产生热量,无需大型的散热器,体积与重量都显著减少。

 数字音频功放有很多优点,例如功率大、体积小、效率高、可与数字音源的无缝结合、能有效降低信号间的传递干扰等。在数字电路已经大量普及的时代,数字功放必然会取代模拟功放,因此设计出一款兼顾效率与保真度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也会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论文网

1.2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

1959年,Baxandall首先提出D类工作模式,即使用脉冲形式的信号来驱动高速的功率开关,该脉冲信号一般都是脉宽凋制(PWM)信号,它的低频部分包含了调制信号的信息,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以后,可以将调制信号重现。60年代早期,人们就开始尝试研制D类放大器,最早是用真空管来研制,但受到真空管在电压降和电流能力方面的限制,放大器的效率很低。在60年代后期,双极型晶体管取代了真空管,此时研制低频高效D类放大器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由于D类放大器需要在高频条件下工作,其工作频率至少为20KHz音频频率的4~5倍,因此在这样的高频下,使用双极型晶体管会产生连续的开关损耗,同样限制了D类放大器效率的提高。直到1970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出现后,满足了D类放大器对高开关速度和低导通损耗的要求。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其高效、节能、数字化的显著特点,引起了电子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STM32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啸叫抑制设计+电路图(2):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736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