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IEC61850体系结构与应用(2)

时间:2021-03-16 21:41来源:毕业论文
IEC61850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通信标准,适用 于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电子装置,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过程层

IEC61850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通信标准,适用 于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电子装置,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全面采用了IEC61850系列通信标准。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4个方面:1. 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方法,定义了基于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的数据模型;2. 从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要求出发,定义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模型;3. 定义了数据访问机制和向通信协议栈的映射,在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映射到MMS(IEC61850-8-1),在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网络映射成串行单向多点或点对点传输网络(IEC 61850-9-1)或映射成基于IEEE802.3标准的过程总线(IEC61850-9-2);4. 定义了基于XML的结构化语言,描述了变电站和自动化系统的拓扑以及IED结构化数据,为验证互操作性提供了一致性测试[1]。

IEC61850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变电站内IED之间的互操作。由于站内各IED之间的信息交互采用通信的方式,以前的标准都是通过制订通信协议、统一报文传输格式来实现互操作,但实践证明仅仅依靠通信协议这种低层次的语义约定来实现互操作是困难的,因为不同厂商类型IED的功能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不相同,只是在通信环节中将信息转变成标准格式,转变后的信息是笼统或不完备的,不能准确代表IED的自动化功能,也就无法实现互操作。论文网

所以,实现IED之间的互操作,需要对整个SAS做出系统和全面的规范。与以往的变电站通信标准不同,IEC61850并没有停留在通信协议的层次上,而是对整个SAS做出了全面的规范,即采取“从源入手”的方法。同时,IEC61850也不仅仅是给出交互信息的报文组织规范,而是采取通过规范变电站的信息语义和自动化功能服务去实现互操作的方法。IEC61850具有三项基本目标:① 真正意义上的互操作;② 功能自由分布;③ 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变电站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很多厂商已推出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产品[2]。

为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199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IECTC57)为此成立了3个工作组10,11,12(WG10/11/12),负责制定IEC61850标准。工作组成员分别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国家,他们有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电厂、操作运行及电力企业的技术背景,其中有些成员参加过北美及欧洲一些标准的制定工作。3个工作组有明确的分工:第10工作组负责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的整体描述和总体功能要求;第11工作组负责站级数据通信总线的定义;第12工作组负责过程级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这3个工作组参考和吸收了已有的许多相关标准,其中主要有:① IEC870—5—101远动通信协议标准;② IEC870—5—103继电保护信息接口标准;③ UCA2.0(utilit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2.0),由美国电科院制定的变电站和馈线设备通信协议体系;④ ISO/IEC9506制造商信息规范MMS(manufacture message specification)[3]。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6次IEC61850互操作试验的进行,我国已经从标准研究阶段过渡到工程应用阶段,并已有多个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投入运行。同时,学术界也逐步重视对IEC61850标准的研究。

1.2  IEC61850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工作

(1) IEC61850的配置方法。通过对IEC61850系列标准的介绍来简述IEC61850系统的配置过程。

(2) IEC61850系统搭建和配置的研究成果。以SCL Configurator软件为工具研究IEC61850标准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实际基础上,探讨了IEC61850的配置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了SCL系列工具。 IEC61850体系结构与应用(2):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716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