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独具特色的淮阳民间艺术担经挑(4)

时间:2016-11-27 09:03来源:毕业论文
(1)《剪子股》 所谓《剪子股》,即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一遍挑线,成为《剪子股》。《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


(1)《剪子股》
所谓《剪子股》,即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一遍挑线,成为《剪子股》。《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道:“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帮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拔起籰(yue)子来。”
担经挑舞蹈中的剪子股队形,最常见的形式是将一会(属于同一个分会或庙会)的斋公分为三队来完成的。以表演场地中间为横“8”字腰心,三个分队分别分别从三个方向出发,共同走成一个横“8”字形路线(如图1)。
图1(2)《二马分鬃》
所谓《二马分鬃》,指两队由同一方向分开进行,或两队交叉后再分开进行。(如图2)

(3)《龙摆尾》,简单的说,就是走“S”型路线。根据龙的形态而命名,以吉利为动意。龙摆尾队形随意性较强,既可分为一队进行,即单龙摆尾(如图3、4),也可分为两队进行,即双龙摆尾(如图5)。
图3
(二)动作特点
  “担经挑”的表演是由多人同时参与的群体歌舞形式。在表演过程中,为了使歌舞能够和谐统一,并达到舞蹈动作的协调效果,往往要在技术层面限制个人的较复杂的舞蹈动作。“担经挑”的基本舞步脚距较小,约有半尺的距离,走起来与戏曲动作中的小碎步相仿,随着他们快节奏的行走,身体也随着婉转起伏。从他们的行走姿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戏剧舞台艺术的表演美;从她们交叉穿梭、行走如云、和谐统一中感受到了整体动感美,这也是民间民俗艺术的完美体现。
四、担经挑与地方民俗文化的联系
(一)多重社会属性的体现
1、教育作用
担经挑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其实就是在中国民众中较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担经挑的教育作用也多体现为以儒、佛、道共同宣言的道德标准作为教义,反复强调忠、孝、仁、义、信。
担经挑经文的说教性内容多体现在宗教祭祀类和生活类的经歌中。宗教类经文主要通过对“神灵保佑善人,惩罚恶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行善之人死后上天堂,行恶之人死后下地狱”等朴素的道、佛宗教思想的宣传,达到劝人行善积德,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忍让少争抢,为人诚实不欺瞒诈骗的目的。如经文《十朵莲花》中写道: “一朵莲花开得鲜,尊敬父母如敬天,老天爷敬的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二朵莲花开得大,为人不要听旁话。三朵莲花开得白,为人世上别爱财……
而生活类经文则多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入手,规劝人们要以仁、义、礼、智、信、忠、怒、孝、悌为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 。当然,经文中的因果报应、宿命论的思想和宣扬修行、忍耐、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较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另外,还有些明显带有封建思想烙印的内容,虽然也是以说教为目的的,而现在看来也是不可取的。
无论是出于何种角度的规劝和说教,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原地区人民质朴的道德观、审美观,让我们能更深层的了解中原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善良、忠厚的品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思想、新的经歌内容不断涌现,担经挑在当地不断流传的同时,也会将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规范标准广泛的传播开来,为社会的各个阶层所接受,也为家人和善、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更为承载这种丰富内涵的担经挑艺术的存在,赋予了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独具特色的淮阳民间艺术担经挑(4):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40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