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与演奏诠释(2)

时间:2019-09-26 12:54来源:毕业论文
二、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一)旋律 肖邦的音乐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旋律特征,他在旋律中经常加入变化音和倚音,使旋律具有其独特的抒情


二、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
(一)旋律
肖邦的音乐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旋律特征,他在旋律中经常加入变化音和倚音,使旋律具有其独特的抒情性和波兰民族性。 
 1.抒情性与民族性
 “肖邦旋律是具有歌唱性的旋律,所谓歌唱性就是指旋律在人声的音域范围内来表达情感,就像人在歌唱一样,旋律乐句有连有断,就像演唱和中途呼吸一样。同时钢琴还能表达人声难以表达的一些技巧,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旋律表现力,使旋律表现出了极高的抒情性。”[1]例如在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音乐深刻沉思,如同咏叹调前的乐队前奏。
肖邦是波兰人,从小受到波兰民族音乐的影响,后又因为祖国被沙皇的侵略,所以音乐中会透露着许多对祖国对人民的思念。借音乐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使之具有独特的抒情性和民族性,这些都是肖邦所特有的旋律特征。
 2.半音化手法
 “半音化手法是浪漫主义时期时常出现和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半音的运用使音乐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也能表达出一般旋律所没有的神秘感。”[2]半音化手法的使用,在自然音也变化音的交错中产生的近距离很小,使音乐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从而推动音乐进行。(详见图1)
3.变奏型手法
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会常常使用装饰音,通过对节奏音型的变化,和主题变奏形式的处理,推进其旋律的发展。在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可以看出两次主题的右手旋律在同一调性上变奏同一主题。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分析与演奏诠释(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398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