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3)

时间:2016-12-24 16:39来源:毕业论文
谱例一: 谱例二: A段是A段主题的缩减再现,但是对生活更深刻的概括、感情更高的升华,情绪是深沉、痛苦,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A段不论是从内容


谱例一:
谱例二:
      A’段是A段主题的缩减再现,但是对生活更深刻的概括、感情更高的升华,情绪是深沉、痛苦,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A’段不论是从内容还是音乐上来看,都是对A、B两段的简单概括,使得A、B段的对立在这里得到统一,为全曲的发展、情绪的转折做出了铺垫效果。A’段悲凉而又含义隽深的歌声在平稳、低沉的情绪中结束,音色黯淡,其深远延伸的艺术意境,产生余音不绝的感觉,令人久久难忘,回不绝。
(二)音乐形象的分析
《黄水谣》这首独唱歌曲的创作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别有心裁的艺术处理,成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型的民谣体歌曲。该曲曲调明朗、旋律优美,A段可以看成为两部分,前部分1—22小节具有徵调式的色彩,后半部分23—30小节则有羽调式的色彩。其中“奔腾叫啸如虎狼”一句采用了大二度和小三度的连续进行,类似于黄河翻滚的浪花。级进上行的旋律、波浪音型的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黄河波浪翻滚的气势。旋律中八度的运用,更是将黄河水急浪高、奔腾叫啸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B段旋律变化不大,其中八度跳跃表现人们对敌人愤恨的情绪,音乐由低沉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A’段是A段的缩短再现,黄河依旧奔腾,早已物是人非。
A段前两句歌词“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 以七言转为五言,“方”和“长” 押韵;“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两句以对比句的形式来表现黄河水急浪高的气势,“狼”、“壤”与前面的“方”、“长”押韵;“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是冼星海运用现代派写作特点,用衬词“啊”、“儿”更突出的表现麦肥豆香人们的喜气景象。整段歌词描写了敌人入侵前黄河两岸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B段歌词:“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同样也是采用五言、四言及对比句的写作手法来描写敌人入侵后“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景象,“痛苦呻吟的感情”加剧潜伏着愤恨与斗争的情绪,造成全曲感情的高潮,这一段集中地表现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的惨痛以及刻骨的仇恨。A’段歌词:“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则更集中地表现了痛苦、希望、斗争的情绪。痛苦呻吟更加明显了,这里使人想到:黄河依旧日夜奔流,但人民已失去了幸福和平的生活,遭到了敌人的残酷的破坏,将痛苦、希望、仇恨和斗争的情绪集中地表达出来。
    三、《黄水谣》的演唱处理
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要靠演唱来体现,演唱者是声乐作品的传播者,又是原创者与听众之间的搭桥者和直接演绎者,演唱歌曲需要歌唱者根据作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艺术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要想提高声音表现就需要演唱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演唱技巧,技巧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自身气息的控制能力,对歌曲节奏、力度、语言的运用能力等。[3]
(一)气息的合理安排
   气息是歌唱的“源动力” ,世界著名音乐家卡鲁索 说过,“学生一旦掌握了呼吸,那么他们已经迈上了声乐艺术的第一步”,[4]可见气息在歌唱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是由横膈膜控制的,呼气则是由腹部肌肉控制,好的声音也是在好的气息控制基础上得以发出的。《黄水谣》A段中的第一句四小节共八拍,有些歌唱者为了突出奔腾的气势,在演唱“奔流”两字时,用了大量的气息,而后面的四拍如果不换气就无法完成,如果在“流”字后面换气,给人突然中断的感觉,使得歌唱不够完整。作为歌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较大的气息支持,这就需要平时多训练呼吸,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演唱“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时,应该做好充分准备,用较强的呼吸唱出歌曲中的波澜起伏,把歌曲中黄河奔流的动态景象表现出来。所以这就要求歌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气息要得到恰如其分控制,既要松弛又不松垮,又要兴奋且没有压迫感,只有这样声音才能得到整体的共鸣,感情才能得到更好的抒发。[5]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3):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5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