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关于我国音乐产业转型的浅析(3)

时间:2018-05-06 09:32来源:毕业论文
(一) 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 1、启始阶段 我国音乐产业发端于20世纪初叶。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


(一) 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
1、启始阶段
    我国音乐产业发端于20世纪初叶。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尽管它们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内部完成各自的循环。虽然跟音乐相关的行当在我国早已存在,但不具规模,不足以构成一个产业。之所以说我国音乐产业始于20世纪初叶,是因为这个时候外商在中国成立了首家唱片公司,并逐渐开始形成规模。专门销售唱片、留声机的东方百代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唱片公司。到1914年,东方百代在贝当路(今衡山路)创建了一个新的工厂,公司和厂房的地址都坐落在法租界内。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先在上海进行录音,然后将其送到法国制作成唱片,最后再运回上海销售。这个时期的上海音乐市场由欧美企业统领着,唱片与留声机都是由国外进口的。而京剧艺术流派是这个时期唱片的主要内容形式。其中最流行的主要艺术形式当属京剧了。这一阶段外商唱片占领主要市场,中国音乐产业雏形初现。而到了1917年的时候,由于唱片在国外制作生产成本高并且周期长,各大唱片公司纷纷选择在上海投产。随着外商在上海的投产,本地唱片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最后形成“大中华”、“新月”、“长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2、衰退阶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才发端没多久的我国的音乐产业便陷入了衰退阶段。在抗战期间,我国音乐产业甚至濒临绝境,许多的唱片公司、乐器行、舞厅和剧场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另一方面,日本企图通过对唱片的控制加紧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得当时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受制于日本帝国主义。
3、停滞阶段
    直至1949年我国解放后,虽然有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但此时并没有音乐产业,有的只是音乐事业单位。在音乐制作内容上,不断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加强了现代题材的创作。在音乐的表演场所上,改造并且重新整顿旧的剧场,兴建了大量种类各异的艺术剧院。在音乐教育行业上,也开始创办戏剧以及音乐院校。而等待着乐器行以及唱片公司的命运,则是改头换面重组的局面,唱片公司因此大幅关门大吉,到1954年的时候,全国形成了只有一家唱片厂的格局。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扫荡全国,全国方方面面都遭遇毁灭性打击。许多艺术家与音乐人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更别说是创作的自由。唱片发行的品种与数量都到了最低潮。正常的创作与演出都被禁止,一时之间只有八个样板戏“独领风骚”。除了乐器行业的锣鼓箫笛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外,音乐产业中其他方面一片萧条。音乐创作受到文革时期的影响,唱片内容多为文革红色歌曲,并以个人为歌颂对象。
因此,这个阶段我国的音乐产业是处于一种停滞阶段。
4、迅猛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音乐产业呈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音乐在创作内容上逐渐摆脱“工具论”的桎梏,即摆脱被当做是团结并鼓舞同胞,打击敌人的武器,获得了相对而言比较独立的地位并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在下游的制作发行行业中,公有制或非公有制的音乐制作、发行与销售单位蓬勃发展,突破了全国上下只有一家唱片公司的局面,在不到10年时间里,300多家音像出版社成立。交响乐,舞剧,音乐剧等多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得到发展,发展势头最猛的当属流行音乐。随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关于我国音乐产业转型的浅析(3):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48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