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RDE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

时间:2021-08-01 17:48来源:毕业论文
Tae-Hyeong Yi [13]等采用一步化学反应,对氢气空气为反应物的环形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 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流场稳定后单波与双波发动机推力几乎相同。对

Tae-Hyeong Yi [13]等采用一步化学反应,对氢气空气为反应物的环形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 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流场稳定后单波与双波发动机推力几乎相同。对不同喷管形状、扩张角 和长度对旋转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扩张型喷管出口平均马赫数明显高于 其他类型喷管且发动机入口和出口曲率效应比等直型燃烧明显。发动机在喷管扩张角为 10° 时能获得最大比冲效益,但其增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国内国防科技大学的刘世杰、林志勇[14,15]等模拟研究了旋转爆震波的详细结构和自持机 理,采用了两个计算模型,分别用于连续旋转爆震波精细空间结构和波前混合层高度影响的 研究,并详细分析了连续旋转爆震波的空间结构特点,受斜激波侧一系列稀疏波的影响,旋 转爆震波的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爆震波形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爆震波高度成了衡 量其整体抵御衰减能力的重要参考尺寸,并且发现当发动机尺寸小于临界值时无法成功起爆。

南京理工大学的姜孝海、范宝春[16]等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 Euler 方程,采用氢气-空气 的 9 组分 19 步基元反应简化模型,对旋转爆震从点火燃烧到发展成旋转爆轰的过程进行了数 值模拟。根据数值结果分析了波后流场中爆轰产物受激波、高温和离心力等作用而挤向外壁, 形成有利于充入燃料,实现持续稳定旋转爆轰的流场特征。还讨论流场中爆轰波、激波与间 断面和内外壁面反射或折射,从而形成多个激波相交的波系特征。

北京大学的邵业涛、王健平[17]等采用两步化学反应模型对简化的 CDE 模型做了二维数值 模拟研究,计算了周长为 6.2cm 的圆环腔展开 2D 平面的多个爆轰循环过程。模拟结果较好 地匹配了相关 CDE 实验所获得的流场结构。建立了连续爆轰发动机的物理模型,分析了爆轰 波传播的物理机理及 CDE 流场的波结构。周蕊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喷入流场中 的粒子进行跟踪,分析了影响粒子轨迹及其物理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由此验证了旋转爆轰 发动机的优势。

南京理工大学的马虎,陈洁[18、19、20]等采用分段填充的方法成功起爆了旋转爆震波,对以 氢气和氧气为反应混合物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入口总压和外界反 压以及燃烧室轴向长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爆震波压力、温度、高度以及出口平 面参数(压力、温度、速度)主要受入口总压条件的影响;发动机比冲与压力比(外界反压 与入口总压的比值)成反比。在一定范围内轴向长度对发动机比冲影响很小,轴向长度过长 时会降低发动机比冲。轴向长度对爆震波的压力形成影响很大,轴向长度过小时,爆震波压 力不高,过大时,会导致斜激波压力衰减。轴向长度对发动机比冲影响较小,轴向长度过长时会降低发动机比冲。 卓长飞[21]等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迎风通量分裂格式,对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

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用预爆震管点火的流场特性以及整个发动机推力、推力偏心距、侧向力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由于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快,盘形燃烧室构型独特,试验观测的难度较大,目前的观测 手段也比较单一,对内部流场结构认识有限。数值模拟方法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上 述的数值工作多采用两步化学反应模型,经验性较强,还不能够反映真实的化学反应过程, 另外已开展的数值工作对流场结构和发动机性能分析较多,忽略了对旋转爆震波起爆过程的 研究。本文采用 7 组分 8 步基元反应,分析了盘式结构爆震波起爆和传播过程以及稳定流场, 为接下来的工作做铺垫。 RDE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93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