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激光冲击波机理及其在皮肤给药中的应用综述(11)

时间:2017-01-17 20:23来源:毕业论文
电致孔法是迄今尚未论述的崭新的透皮给药新技术,对于采用传统的被动扩散动力和离子导入法无法实现透皮给药的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望达到理想


电致孔法是迄今尚未论述的崭新的透皮给药新技术,对于采用传统的被动扩散动力和离子导入法无法实现透皮给药的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望达到理想的促渗效果。电致孔法透皮给药具有以下优点:i)电致孔法是采用瞬时高电压脉冲,对皮肤无损伤,形成的孔道是暂时的、可逆的。ii)电致孔法透皮给药起效快,没有离子导入法透皮给药的滞后效应。iii)电致孔法与离子导入法并用,可以大大提高离子导入法透皮给药效率。iv)电致孔法采用脉冲方式给药,有利于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程序化给药。
4.1.3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ultrasound)是皮肤角质层在超声波的热效应和空化作用下,细胞间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受到扰乱或产生分散的油相,从而皮肤通透性增强。该法的最大特点是短时间内即可增加药物吸收。
超声波法促进抗生素、蛋白质类药物、甾体类药物、烟酸酯类药物及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透皮吸收都已有报道。Mitragotfi等利用超声导人技术对胰岛素、γ一干扰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成功地进行了透皮导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药物都达到了有效治疗的血药浓度。但关于超声波促进透皮吸收的机制也不十分清楚,与离子导入法相比较,超声波导入法可透过皮肤以下5cm,而离子导入法达到的深度不超过1cm。离子导入法通常必须通电2O~30min,而超声导入法只要10min。所选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为10~20MHz,强度为0~3w.cm-2 为防止损伤皮肤,超声波的强度和频率都应保持在较低水平,最佳频率为0.5~1.5MHz,最佳强度为2~4w.cm-2。药物理化性质对超声波的促渗作用有很大影响,除了药物的分子量外,药物的亲脂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Ueda研究了超声波对不同药物的促透效果,发现超声波对水溶性药物,尤其对蛋白质和肤类药物促透效果特别明显,而对脂溶性药物则几乎没有促透作用。超声波虽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透法,但用作局部或全身治疗的历史较短,其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1.4 激光法和红外法
激光能促进药物透皮转运的报道国外有。研究表明,将皮肤反复(>100次)暴露于激光中,皮肤透过性将增加100倍以上。其方法为使用足以去掉角质的脉冲激光,选定波长、脉冲宽度、脉冲能量、脉冲数和脉冲重复率,在病人皮肤处除去角质但不显著损伤表皮层,在该处给以药物治疗。国外研究者使用氩和氟混合物发出的193nm强烈短脉冲紫外辐射准分子激光,较好地控制了剥离皮肤的深度和程度。对此研究者则认为,激光能促进透皮转运是各种治疗药物透皮给药中较好的方法。胡芝华等研究了He—Ne激光对氟尿嘧啶(5一Fu)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He—Ne激光分别照射涂药前与涂药后的离体小鼠皮肤,对5一Fu凝胶的透皮吸收均有明显促进作用。Haupenthal等通过人体皮肤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红外线(IR—A)对丁卡因凝胶有促渗作用。
4.1.5 加热法
加热法是对局部皮肤进行脉冲加热,从而在角质层中形成水性通道的一种技术。也是能有效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已发展到以自动加热成分为基础促进药物透过。除了促进常用药物的经皮吸收,此法还被用于DNA疫苗给药和志愿者的组织间液葡萄糖抽提。目前很多公司正积极致力于该方法的应用研究。
4.1.6 电极扫描法
Novosis公司研制的ESS(电极扫描系统)贴片,使得电场在贴片内部产生,避免了离子导入法可能会引起的灼烧感等不良反应,并且使得药物在与皮肤的接触界面处于过饱和状态,保证了药物的最大吸收。
4.1.7 付罐疗法 激光冲击波机理及其在皮肤给药中的应用综述(11):http://www.751com.cn/wuli/lunwen_24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