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学术生态考察报告朱熹文学研究论文(3)

时间:2021-05-09 20:51来源:毕业论文
段丽惠的《郑风淫朱熹诗学阐释的突破》,本题前人论述甚多,一般作者不可能说出新意,只能变换词句重复前人陈说。 刘代霞从《诗集传》 看朱熹的婚

段丽惠的《“郑风淫”——朱熹诗学阐释的突破》,本题前人论述甚多,一般作者不可能说出新意,只能变换词句重复前人陈说。

刘代霞“从《诗集传》 看朱熹的婚恋观”,本文论题不新,前人成果不少,但文章尚有可观之处。此可知学术论文亦如上课,若是表达好,可读性强,即使运用前人成果,自己没有新见,传承圣贤思想,不为无益。

我们所录2009年另外5篇论文如下:

1、孙迎春.桃源理想与诗:朱熹《武夷棹歌》之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2009第一期

2、莫山洪.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J).广西师大学报,2009第二期

3、全华凌.论朱熹的韩愈研究(J).船山学刊,2009第四期

4、韦汉农.对朱熹《观书有感》的新解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30卷专刊)

5、刘美玉.解读朱熹《武夷掉歌 》(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专刊)

    孙迎春的“桃源理想与诗:朱熹《武夷棹歌》之美学特征”,这样的水文在标题上有小花样,其实是凑合而成。其参考文献第一条就有错误:王竑朱子年谱卷三上淳熙十、十一年条把“王懋竑”这个名字的中间一个漏,都不知道,可知水文作者对于所研究对象文献之疏漏。我们的考察是随机的,抽样的,因为论文太多,生命可贵,只能随机考察,略作说明。

莫山洪的《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此论题以前未见,具体内容需要深入考察。

全华凌《论朱熹的韩愈研究》,朱熹论韩愈之文前人研究甚多,粗读本文,内容可观。文献综述

韦汉农“对朱熹《观书有感》的新解读”,此题前人成果太多,本文只是题目有“新”,内容无新可言。该文发表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专刊上,不知是何等需要,大约亦是应急任务之类,其情可悯。

刘美玉的“解读朱熹《武夷掉歌 》”,此文发表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专刊)上,亦是凑合完成任务应付现实需求之文,不必深责。

三、2009年朱子文学研究论文质量较高论文摘要述评

  1、王龙‘论朱熹《诗集传 》中的“兴”’摘要:

朱熹《诗集传》中的兴体诗是指诗中由兴体与本体所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组句群 ,兴是指兴句与应句之间的虚实感应。兴体诗的这种特性使之与比、赋划界;取义的“兴”体现为重迭、交叉、转合、反对四种感通模式 ,不取义的“兴”体现为上下文的语辞相应;兴的感应性特征还体现在释兴时所采用的对称呼应的句式与语辞上。《诗集传》中“兴”的感应性特征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 ,从而不断遭到非议与“修正”。

本文所论前人讨论甚多,但专论朱熹《诗集传》中的“兴”说则较少,从摘要可知本文作者对于朱熹《诗集传》中的“兴”作出了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探析。

2、莫山洪《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摘要:

宋代文话的兴起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现象。王钅至等人的四六话在一定程度上对四六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承认古文与四六并行现象的存在,但是认为四六在古文之下。作为南宋四六大家, 李刘四六形成了程式化的文章体制,由此也带来新一轮的骈散相争。文章论题在朱熹文学研究领域前所未见,故容易写出有学术意义的内容。 中国学术生态考察报告朱熹文学研究论文(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7495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