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雍裕之诗歌价值(3)

时间:2021-04-15 21:39来源:毕业论文
《江上闻猿》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宿棣华馆闻雁》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

《江上闻猿》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宿棣华馆闻雁》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我们可以看出,这三首诗有很多共同之处,从蝉声,到猿声再到雁声,通过对这种环境中动物声音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内心的伤感悲愁之情:从“心偏苦”,“独泫然”到“愁多肠易断”再到“灯残影下”,“梦几回惊”。无一不是在诉说作者的漂泊苦闷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悲怆的心情又融入于凄切的环境,但虽然这样的情与景是悲切的,可是在这悲中却蕴含了悲壮的美,而这“物哀”反而成了这美的依托。论文网

(四)爱情诗

    乐府民歌中妇女的歌唱虽仍然占着重要地位,但已很少描写男女之间轻松愉快,自由相爱的作品。然而,乐府民歌在表现爱情的诗篇里又有它自己的特色,它显示出异常炙烈的情感,是一种奔放的不顾一切的爱情燃烧。[3]例如这首《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 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 长闻呜咽声。

  诗篇开头写到自己的丈夫自从出门之后,一直未归,女主人公便一人独守空房,每日的思念已成了习惯。“宝镜为谁明”,原本用来梳妆打扮的镜子,现在也很少用到,因为丈夫的不归,即使打扮的再漂亮又有何用呢?这种说法比李咸用的“鸾镜空尘生”来的的更为委婉。作者通过“宝镜为谁鸣这种反问的方式,体现出三层意思:第一层,表达思妇的离愁之情,既然丈夫不在身边了,我的梳妆镜也就难以鸣了。第二层则是反应出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大背景,是比较动荡混乱的。第三层,体现出古代女子对丈夫的忠贞之情,即使曾经的宝镜已经不再鸣了,但心中仍然思念着丈夫,依然在等待自己丈夫的归来。

诗的第三句用比喻的形式表达离妇对丈夫思念之情的深切而又厚重,好比那陇头的流水,长流不止。那陇头长流不息的流水声,听起来就好比人在呜咽,真是让人肝肠寸断,伤感悲戚。在徐翰的《思室》有“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而雍裕之则将流水具体化为陇水,这样的比喻,其实也反应出丈夫在外的生活状况,即过着艰苦漂泊的生活。而这个“思”字,更加是带有了很强的情感色彩,让人看了都会不禁涕流泪下。同时,“思君如陇水”这一句话,用比喻的方式将情感物化,即以有形的物像来描绘内心无形的思君之情。以流水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以包含很多种意思:第一,因流水式不停息的,所以体现妇人对丈夫的思念也是永不停息的;第二,流水具有长绵的特点,也反应出思夫的情长;最后,以流水的呜咽声,比喻情意凄切。如果说前面两段的流水不断与思绪不断,流水无限与情意无限之间可以找到相似点,那么后面的水流呜咽与情意凄切便难以看到相似之处了。必须由联想由流水到水声,再有水声道呜咽哭泣之声,最后达到感情的凄切,这便是超越了“相似点”,在修辞上称作“曲喻”。 文献综述

(五)宗教哲理诗

坎坷的经历与求仕的败北,造成了诗人忧郁的个性,然而,正是悲惨的境遇造就了他诗歌中的宗教因素。在他的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宗教意象与用语,例如“不了语”、“不了”、“僧”、“ 红叶寺”、“古殿”、“道士”、“瑶池”等等。《赠苦行僧》在这一类诗歌中表现较为突出: 论雍裕之诗歌价值(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734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