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宗教文化在卡勒德·胡塞尼作品中的体现(2)

时间:2020-12-03 19:18来源:毕业论文
宗教和 文学 不是割裂开来的两部分,它们在精神、思维、起源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之间互为参照,互为影响。宗教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与

“宗教和文学不是割裂开来的两部分,它们在精神、思维、起源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之间互为参照,互为影响。宗教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与精神现象,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源泉。”[1](P26)多元宗教文化无疑给胡塞尼的文学创作提供源泉,他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展示了不同的宗教文化。接下来,我将分别讨论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在胡塞尼小说创作的体现。

一 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亨廷顿在作品《文明的冲突》中说到:“在中国和日本,皇帝即上帝;在东正教中,上帝是皇帝的小伙伴;在伊斯兰教中,上帝即皇帝。”[2](P13)由此想见,伊斯兰教在阿富汗的生活、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主导性的地位和决定性的作用,是唯一不容易受到挑战的终极权威。

正是在这样一个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颇深的环境中出生成长,胡塞尼耳濡目染,伊斯兰教文化必然会深深地影响到他,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元素,感受到胡塞尼那份浓浓的萦绕心间的伊斯兰情结。

从他的作品来看,阿富汗始终是胡塞尼创作的舞台,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我们也能从胡塞尼的描述中,清楚地感受到伊斯兰教教义渗透在了阿富汗人民生活的细微末节中,伊斯兰教教规也直接制约着阿富汗的制度和法律

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描述了阿米尔上课的情况,其中就提到了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古兰经》:“有一个满脸青春痘疤痕、个子矮小粗壮的叫做法修拉的毛拉,整天扯着自己沙哑的喉咙,给我们上伊斯兰教课。他要求我们背诵《可兰经》。”[3](P15)而在《灿烂千阳》中,作者也介绍了玛利亚姆是如何通过毛拉的教导来接受教育的:“玛利亚姆最喜欢的人是扎里勒,在他之外,就是一个讲解《古兰经》的法师,叫做苏法拉赫。这位毛拉不仅会给她讲故事,也会教她背诵《古兰经》的段落。”[4](P16)由此可见,阿富汗人不管识不识字,从小便要背诵《古兰经》,并且接受《古兰经》的教育,因为它是穆斯林道德行为、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准绳,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标准,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对于阿富汗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同样的,也可以看出阿富汗人对伊斯兰教的信奉是多么的富有诚意而又恭敬。

同时,胡塞尼也多方面地向我们展示了阿富汗人是如何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首先,作者多次提到穆斯林每天都需要进行五次礼拜。礼拜这一个仪式,是穆斯林的必修课,它构成了伊斯兰信仰的一根主要支柱,任何一位穆斯林,若未能谨守礼拜的功课且没有正当的理由,则无异于是一项严重的冒犯行为,也会被视为是一桩可憎的罪过。《追风筝的人》中讲到哈桑不惜错过了礼拜,也要替阿米尔追到那只蓝色的风筝,:“哈桑从不错过每日五次的祈祷,因为这是他的必修课,即使我们玩的正高兴,只要到了祈祷的时间,哈桑就会马上回到屋子里。”[3](P68)接着,在《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中,胡塞尼都提到了伊斯兰教对于喝酒的规定:“拉希德说过,喝酒是无法饶恕的罪过,因为伊斯兰教义规定,在接受超度的那一天,真主会惩罚那些爱好喝酒的家伙。”[3](P16)、“事实证明那些酒鬼的罪行,最后通常都是由清醒的人来偿还,所以《古兰经》是不允许人们喝酒的。”[4](P232)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胡塞尼深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严格遵守着伊斯兰教义的规定。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宗教文化在卡勒德·胡塞尼作品中的体现(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56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